卫玄点了点头:“王世充这么一败,更体现了没有水师的弊端,眼下的形势,襄阳水军是不能不动了,许公威望高,您老人家出面交涉吧。”
卫玄心里也很清楚,杨暕这是故意摆了太子一道,你的人身在江都,不听将令,招致大败,一封奏疏送上去,皇帝肯定会怪罪太子,甚至直接处理掉沈、周二人。
但是襄阳水军,就是一支子弟兵,你把这两人收拾了,框架就散了,战斗力能跌一半。
所以卫玄也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宇文述沉声道:“我肯定会从中交涉,但是最后还是要来护儿负责接管。”
谁都能看得出,他是在撂挑子。
杨约在京师与蔡王杨智积之间的那段对话,其实就是在讨论宇文述和来护儿,具体会在江南怎么干。
那么眼下呢,也清楚了,宇文述选择了太子,来护儿选择听皇帝的。
杨暕冷笑道:“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五,来护儿抵达江都,在元月中旬,那么这段时间,就有劳许国公屈膝,去跟襄阳水军那两位说好话了。”
屈尊说成屈膝,这是在嘲讽宇文述。
宇文化及听着不顺耳,但是他的两个弟弟,没什么反应,他们俩跟杨暕关系很铁,少年之交,心知杨暕说话这么难听,是抱怨父亲没有支持他,并非有什么仇怨。
“那老夫这便屈膝去一趟江阳码头吧,”宇文述面无表情的起身道。
“有劳许公了,”卫玄赶忙道。
江阳码头,就在江都城南边二十里的地方,码头在长江北岸,是大隋最大的水军码头,不是贸易码头,江都郡最大的贸易码头,是郡内北边的山阳码头,也就是邗沟北端与淮河的交汇处,邗沟南端汇入长江,属于大运河非常重要的一段。
本来这里也有内河舰队,而且规模最大,但是呢,其中有一些大船,改造成了杨广同志的巡游船只,还有一些,在江南大乱的时候损失了,其中海陵县早期的反贼赵破阵,就烧了江都水军二十多条战船。
这个人眼下已经归顺杜伏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