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世,广东潮汕地区也是惹不起的,潮汕地区就是眼下的义安郡,这个地方超级难治理。
杨广也是精明人,在担任扬州总管的时候,就建议将义安郡划入扬州府,归扬州总管管辖,但是没有一点效果,人家就是不认扬州总管,只认岭南冼夫人。
当时的杨广又建议,所有流放岭南的罪臣,都流放至义安郡,想要以此教化当地,但结果是这个地方超级排外,流放过来的都没有好下场,所以流放只能改为南海郡。
因此南海郡,是当下整个岭南,农耕生产贸易手工最发达的地方。
杨广也是发愁啊,眼下真的不能再用兵了,麦铁杖的那支大军在返回的时候,路上就闹过兵变,好在规模不大,被麦铁杖给镇压了,杀了两千多人。
都是军饷闹的,朝廷这边也确实是没钱拨了,但又不能逼迫当地富商出这个钱,毕竟这是江南,不是北方。
大运河没开几年,江南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归心呢。
“主要县城,至少应该先遵循朝廷政策,至于那些反对的部落酋帅,可以慢慢来,”苏威建议道。
虞世基摇了摇头:“岭南西道已经在循序渐进了,东道若是不改,对驸马在西道推行政策,是有弊端的。”
他说的没错,人家广西人会觉得,凭什么我们就得改,广东人不改呢?那我们也不改了。
这样一来,还得出事。
“还是要一碗水端平啊,”杨广皱眉片刻,朝冯盎道:“朕册封你为岭南东道行台尚书令,负责推行政策,不要跟朕诉苦,你没有朕苦。”
冯盎一脸颓败的低下头。
这也是没办法,广东是必要改的,杨广不能改主意,虽然他知道冯盎改不动,但也要严令对方去改,这是一个态度。
好让广西那边知道,广东也在改,就是比他们改的慢点而已。
这样一来,广西就不会觉得吃亏了。
等到朝廷恢复一两年,回口气,或者是北边突厥的事情解决了,杨广就要来硬的了。
历史上,他三征高句丽,不惜将国家带进深渊,一方面是要面子,打不下高句丽,影响皇权的稳固,他作为皇帝的威望也会大大受损,再者,没儿子了,没人能劝住他。
那时候的杨暕虽然还活着,但已经被杨广放弃了,根本没有当成继承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