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五七七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养(2/5)

但他说的没有道理吗?有道理,而且非常合理。

这就牵扯到关中集团和关中以外集团的切身利益了。

杨约也表示赞成韦津,道:

“一码事归一码事,山东与河北的安抚,朝廷这边不会停,但不能因为这个,在科考上做猫腻,真要泄露出去,岂不是让天下士子心寒吗?”

“谁会泄露出去呢?”民部尚书崔仲方道:“朝会议事不得外传,这是古今以来历朝历代明令禁止的,我大业律上也是写的明明白白,今天在坐的各位,没有人会传出去。”

真的没有吗?有,多了去了,但是他们也只会告诉自身家族当中的一些嘴巴严的人,方便家族对朝廷的任何政策,做出正确判断,以便及时应对。

杨约笑道:“两位都是出身河北,在这里谈优待河北士子,似乎不妥吧?”

“怎么就不妥了呢?”第三个河北人吏部侍郎崔君肃说道:

“朝廷已经发文,正五品以上官员,亲房不得参考,我们又没有私心,当下形势,如果能够在科考上面照顾河北,鱼俱罗在那边也好做事,这是于国家有利的。”

中国的亲戚关系,是非常之复杂的,真要展开来说,说不完。

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宗亲、外亲、妻亲。

宗亲就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以得姓始祖为主根的传承支系关系家族,其中又分为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

直系宗亲,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旁系宗亲为伯父/叔父、堂兄弟、侄儿/侄女、侄孙/侄孙女等。

而崔君肃口中的亲房,是以自己为基准,上两代,下两代的直系亲属。

打个比方,崔君肃这是正三品了,他的儿子和孙子,不得参加科考,至于人家的爸爸和爷爷,就不要说了,你想让人家参加,还得去下面找人家呢。

杨铭眼下,也只能约束在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你要是把亲房改成堂房,压根就别想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