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要支持郭荣,原因很简单,不想裴家再坐大了,还能卖个人情给郭荣,毕竟郭荣属于无党派人士。
眼下的朝堂,宇文述的面子是非常大的,因为人家灭了高句丽,杨广肯定要优先照顾宇文述的意见,他对宇文述本身也是真爱。
结果呢,郭荣如愿以偿,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混到大将军了。
但是杨广这个人呢,很会玩权衡之术,裴家都闹到这个份上了,你不给人家一个坡,他们已经下不来了,于是杨广将苏威兼的右武卫,给了裴仁基。
郭荣当时就傻眼了,争了半天,白争了,早知道有两个位置,我至于跟裴家闹的这么凶吗?
苏威本身肯定是不在乎的,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他兼了右武卫和右御卫,早就想撂挑子了,他对军府是没有兴趣的,因为他的尚书左仆射,可以管军府,那我还兼这个干什么呢?
这么一来,算是皆大欢喜了,但是裴仁基也很清楚,他这个右武卫,就是一个名头,但是有个名头,总好过没有。
为什么呢?右武卫的两个将军,是李靖和周法尚,你猜猜这里谁说了算?
“梁卿的谥号,也定下了,一个靖字,朕以为合适,”杨广面露哀色道:“出殡之日,三品以下官员,皆往吊唁。”
这就是梁毗的牛比之处了,一个侯爵,混了一个这么好的谥号,这个人要不是太直太刚,本来是可以爬的更高的。
而大隋律,王公以下取谥号,是太常寺博士干的事情,梁毗的谥号就是大隋第二书法家欧阳询给他选的。
刑部侍郎这个位置,可不是谁都能干的,你得有这个本事,你看看另外一个刑部侍郎是谁,你就知道什么人才能坐这个位置。
跟卫玄共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宇文述举荐了一个人,名叫王仁恭,现任马邑太守,今年五十五岁,是杨坚的心腹爱将,早年被安排在蜀王杨秀身边。
这个人,是宇文述的老部下,关系非常铁,刑部侍郎这个位置,王仁恭是符合条件的。
但是很多人都不赞成,你让他去刑部,是瞧不起人家卫玄。
这就是人情世故了,你资格能力都可以胜任一个位置,但是和你同位置的人,威望比你高出太多就不好给你安排了。
反对的人,也是照顾人家卫玄的面子,别看人家是侍郎,尚书长孙炽也得跟人家好好说话。
本来王仁恭基本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命运的齿轮,在这个时候转动了。
长孙炽请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