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管着整个右骁卫和半个右武卫,而这两支大军的总部,都在关中,所以李靖打算将来从关中北上,走驰道前往高句丽。
其实也可以来洛阳坐船,这方面也得跟兵部打好招呼,让人家给你调配船只,但是李靖不想这么做,他要在陆路行军途中,约束军纪,整顿部将,方便今后调度。
毕竟他对右骁卫是完全陌生的。
关于这一点,杨铭也在给他铺路,当他得知李靖的任命之后,亲自去了一趟右骁卫大营。
左右骁卫,都是杨广改制之后的新增军府,里面老人不多,没有谁能在这里一手遮天,不像某些改名之后的老军府,那都是某些人的私人地盘。
右骁卫大将军李浑,已经处于半养老状态,相对于军府的事情,他更关心朝事。
所以杨铭这一次去右骁卫,直接安排进去七个人。
史万寿为右骁卫长史,庞犇为录事参军事,从江陵郡尉调回来的庞韬,为兵曹参军事,陈淑仪的弟弟陈庄,为胄曹参军事、周罗睺长子,周仲牟长兄周仲安,为仓曹参军事。
周仲牟原先被杨铭安排在武侯卫的两个儿子,周擎和周田,分别担任左司阶和左中侯。
他就是担心李靖领导不了右骁卫,被人架空,所以他直接先把别人架空。
任人唯亲,是干大事的第一要义,因为听话,你再有本事,不听话?滚一边去。
被顶替的那些将领,杨铭怕他们有怨言,所以也有其他职位安排,但不会让他们留在右骁卫。
这七个人,是杨铭带着去的,早早入驻,方便早早适应。
谁敢不听调派,直接以军法处置。
军府的刺头,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关中人,杨铭也担心史万寿他们接收不顺,所以请来了两位熟悉军府事宜的大人物帮忙。
一个是史万岁,一个是在京师养老的新蔡郡公韩僧寿。
韩僧寿是李靖的亲二舅,他当然乐意帮忙,怎么管理军队,人家是宗师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