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以此为砝码,派遣使者崔君肃去西突厥招抚处罗,由此西突厥向大隋称臣。
听到裴矩这么说,杨广起初是不乐意的,他怕放走向氏之后,手里就没有制衡处罗的底牌。
但是转念一想,你妈在我手里,你都不尊重我,可见有没有向氏,都一样啊。
于是他点头道:“让她告诉处罗,不来归附,朕亲率大军灭之。”
于是裴矩派出一支五百人的使团,护送向氏前往高昌,而宇文述则亲率大军五万,过玉门关,前往伊吾城,兵压高昌,给处罗造成压力。
西边的射匮和铁勒人想弄死我,东边的杨广或可以放我一条生路,怎么选?其实很好选了。
没有人会跟自己过不去,眼下这种东西夹击的局面,处罗注定没有第三个选择,于是他率领残部三万八千人,投降大隋。
杨广这边,采用了裴矩的建议,将处罗麾下的部族分成了三个部分。
处罗的弟弟阙度设,率领族内老弱一万七千人,被安顿在了会宁郡,会宁郡就在陇西郡北边,属于关陇地区。
另外一大主力特勤阿史那大奈,被要求前往山西的楼烦郡居住,也就是后世的忻州市西部。
阿史那大奈这个人,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气的,跟着杨广打高句丽,后来又跟着李渊造反,最后被李渊赐姓史,也就是史大奈。
后世姓史的人当中,有一些就是出自这个突厥姓氏阿史那,当然了,是很少一部分,史姓最大的一支出自华夏造字始祖仓颉,苍颉,又称史皇氏,史姓就是从他而来。
而苍颉是河南人,所以史姓的祖先,在河南。
至于最后的处罗可汗,杨广没有让他去别处,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当个跑腿的吧。
西突厥处罗时代,就这么结束了,而射匮是个聪明人,亲自来张掖朝见杨广,并献上了五千匹马。
处罗当初要是也这么干,就不会是今天的结局。
杨广本意,是不想封射匮为西突厥大可汗的,但是这小子眼下和铁勒人,已经把西突厥的牙帐三弥山给占了,获得了周边部落的拥护。
如果杨广不认,这小子还得反。
如今的西突厥已经元气大伤,杨广认为犯不着了,于是敕封射匮为西突厥大汗。
裴矩的本意,是想趁此机会灭了高昌,但是杨广没同意。
因为麴伯雅太会拍马屁了,把杨广哄的很高兴,直接是喊父皇的,因为他娶了和亲公主,而和亲公主是被杨广认了闺女的,所以他叫爹,完全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