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就已经频繁通商,有些技术也已经传入西域,而中原也是获利的,波斯天竺的技术,也是经西域传过来的。
西域诸国整体落后,主要还是政体上的落后,铁勒还属于原始游牧部落,但大隋已经是封建王朝社会了。
铁勒人也带甲,大多是皮甲,铁甲很少,他们的甲胃形制是融合了中原与波斯两种风格,整体看上去不是很美观,却很实用。
他们的甲胃形制,几乎与突厥是一样的,而且兵器也一样,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和长兵四类。
射武器,主要是弓失和鸣镝,鸣镝是一种响箭,因其箭簇上设有小孔,射出后遇风发响,故称“鸣镝”,能射人,也能用于发号施令,故有“闻鸣镝而股战”一说,这玩意大隋也有。
卫体武器,就是甲胃了,还有狼头吞肩,也就是肩甲,普及度不高,但不能说人家的甲胃不好。
短兵有匕首,刀剑,也是非常锋利,
铁勒人的刀与大隋横刀比较,稍微有那么一丁点的弧度,但绝对不是影视剧里那种弯刀造型,远远看上去就是直的,而且铁勒人有佩戴大小双刀的习俗,左长右短两柄刀。
长武器有两种,长矛和马绊,马绊就是马索,既是日常养马的牧具,也是一种武器,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战场冷不丁被马索给套住,小命基本交待一半,这个技能,大隋完全不具备。
铁勒人的体魄非常强悍,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苦寒之地出勇士。
一声鸣镝响彻校场,数千人的目光同时望向大门方向。
杨铭、宇文述、来护儿策马在前,引领着十六骑士入场。
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入场,换来的的震天的欢呼声,而且经久不绝。
观台的一处角落,燕小棠也在,当他看到马背上的杨铭时,嘴角不自觉的弯起一丝弧度。
大隋豪阀子弟,今日共聚一堂。
杨铭策马向前,来到主看台下,朝着上方的契必喀图喊话道:
“骑术太没意思了,儿郎们是来较技的,可敢改为骑战?”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你还能说不敢吗?契必喀图咧嘴一笑,起身道:
“就按秦王说的,骑战,各安生死。”
杨铭点了点头,随即与宇文述二人登上看台。
宇文述本来就担心骑术一项,大隋这边太吃亏,没想到杨铭竟然早已有了主意,而且当着这么多人面喊话,契必喀图不答应都不行。
这样一来,十六勐士已无软肋,此战必胜。
杨铭登上看台之后,先是朝着杨丽华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