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让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同时也让李宗本的脸色变得苍白。
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天子终于意识到一个致命的问题。
假如景国内部纷乱丛生,兀颜术怎敢如此冒险?他就不怕一旦无法取胜,整个西线防区被齐军大举入侵?
只有一个解释,兀颜术必有仰仗。
萧望之抬眼看向天子,叹道:“陛下,臣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景国皇帝现在已经调动大军南下,否则兀颜术不敢如此行险。正因为景国内乱是陷阱,或者说远远没有严重到自顾不暇的程度,兀颜术确信身后有支撑,他才会这样做。”
又是一道惊雷在李宗本脑海中炸响。
此时他再也顾不上天子威仪,几近六神无主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
既然景军已经在南下的途中,那么在考城之战过后,他们肯定会顺势投入西线战场,趁着齐军士气低迷的机会,直接强攻靖州各处防线。
若是厉天润还在靖州坐镇,倒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然而李宗本似乎忘了,他登基没多久,便以示恩的手段将厉天润排除在朝堂之外。
萧望之稍稍沉默,斟酌道:“我朝不能在这个时候示弱,那样只会助长敌人的威风。景军有一种很明显的特质,当他们处在上风的时候会越打越凶狠。西路军可以后撤,但不能直接撤回到靖州境内,而是要利用前期占据的城池关隘,延缓景军推进的步伐,不断消耗他们的士气。尤其是新平和太康两处要冲,这是雍丘北面的屏障,不能轻易放弃。”
李宗本毫不犹豫地说道:“朕会马上传旨刘守光,让他务必执行国公的方略。”
萧望之并未因此心生感激,他看起来有些疲倦,又道:“其次,江北三州守望相助互为支撑,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统筹大局协调各军,并且能够及时地判断局势做出应对。臣知道坊间有些滑稽的流言,说陆沉骄狂自大拥兵自重,臣相信陛下不会被那些流言蒙骗,不过难免流言蜚语令人心烦。臣敢在此地为陆沉担保,他绝对不会是那种人。”
他稍稍一顿,诚恳地说道:“故此,臣奏请陛下命陆沉主持江北军务。”
李宗本默然,他怎会听不明白萧望之的言外之意?
短暂的沉寂过后。
“臣附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