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570【人间忽作倾盆雨】(2/4)

薛南亭信服地说道:“臣遵旨。”

李端道:“太子,你明白了吗?”

太子垂首道:“儿臣明白。”

“经界法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所谓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李端不紧不慢地说着,转头看了一眼认真倾听的太子,继而道:“这是朝廷接下来十年里的国策,保证百姓有田产,保证朝廷能收上来赋税,你的皇位才能更稳固,大齐才能应对景国休养生息之后更加凶猛的攻伐。这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shā • rén不可避免,然而你要记住,shā • rén只是手段而非大道。”

太子愈发恭敬地说道:“是,父皇。”

李端稍稍停了一会,又道:“朕之所以能够延续大齐国祚,并非是朕如何了得,根源在于江南望族当年不遗余力的支持。当然,朕和他们算是各取所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难免会被利益侵蚀,继而走上不同的道路。去年京城叛乱,算是这种矛盾激化之后的具现,朕已经杀了很多人,将来若他们不越过底线,你就不要再杀了。”

太子心中凛然。

他和江南望族历来没有过深的交际,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如何看待那些门阀,这注定他无法信任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再加上他知道江南门阀和老三走得很近,从以前很多事都能看出他们对三皇子的支持,虽然他不能违逆天子的心意对一直幽禁在秋山巷的三皇子下手,但是他未尝不能釜底抽薪,彻底断绝三皇子可能存在的念想,那便是不急不缓铲除江南门阀的势力。

此刻听到天子所言,太子猛然惊醒。

在如今大齐朝堂的格局里,边军已经成长为一股极其强大的势力,中枢如果继续争斗不休,多半会形成外强中干的局面。

所以天子才会提醒他,在经界法必须推行的前提下,只要江南门阀不越过底线,很多时候他要学会如何周旋其中。

想到这儿,太子不禁愧疚又崇敬地说道:“儿臣必定谨记父皇教诲。”

李端平静地说道:“你还年轻,若有不懂之处,多向李相和薛相请教,切勿闭目塞听妄自尊大。”

“是,父皇。”

太子应下,又向两位宰相垂首致意,李道彦和薛南亭连忙行礼。

李端抬眼看向韩忠杰和沈玉来,话锋一转道:“雍丘大捷之后,景军只能退守以河洛一带,定州北部他们也守不住。如此一来,我朝便可实占靖、淮、定三地。景军这次折损五万兵马,算得上伤了元气,但是远远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边疆纵有几年安稳日子,却也不会永远承平。关于边疆军务,卿等有何看法?”

沈玉来虽然位列军务大臣,又统率禁军四部,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替天子管好禁军守好京城便是他唯一的职责。

以前军事院每次军议,他都只带着一双眼睛两只耳朵,替天子记下所有细节,不发表任何看法。

韩忠杰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自己回答。

身为荆国公韩灵符的长子,他当然不能做一個应声虫,因为天子提拔他除了嘉赏韩灵符对大齐的贡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平衡京军和边军的实力。

他冷静地回道:“禀陛下,臣认为或可裁撤淮州都督府,以定州都督府和靖州都督府守卫边疆。”

李端道:“爱卿可有举荐大都督的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