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没有仔细去研究执掌天启锂业这家集团的舵手,没有去研究蒋维平这个人,没有去想天启锂业为何要豪赌收购‘泰利森’,乃至不惜一切,大额举债,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得消,都要完成这笔海外收购。”
“你们仔细看一下天启锂业的近几年经营数据。”
“它的净利润率回升,是在什么时候?这家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为何要明显比同类企业要低?”
“还有,它最大的成本支出,是在哪里?”
“前景,市场需求的扩张,周期的爆发,这些因素,的确重要,但我们投资企业,最最核心的一点,还是人。”
“毕竟,企业是由人来经营、管理的。”
“同样的行业,同样的赛道上,经营、管理能力的不同,最终企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大不相同。”
“通过各项材料、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自从蒋维平接手天启锂业控制权之后,这家企业的内部状况,一直在改善,内生长能力,已经居于了同行业领先位置,缺的,只是一个乘风而起的机会罢了,而‘泰利森’,就是天启锂业乘风而起的那一对翅膀。”
“根据天启锂业最近五年的经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集团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对于‘泰利森’锂辉矿石的进口,且这个进口额度,呈现出同比每年至少30%的增长幅度,已经成了他们集团最大的负担。”
“这是一家在行业沙漠里,通过内部成本压制,硬生生成长起来的企业。”
“再加上掌舵人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战略大局观,这样一家企业,我没道理不看好。”
“再者,就因为大家对于‘新能源’,对于‘锂电池’的未来需求爆发,存在着疑虑,行业发展,还出于朦胧状态,我们才有这个机会,充分地利用手里的资金,来获得这个行业最优质企业的股权,以及相关优质筹码,从而享受到未来的企业成长红利,以及行业爆发红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我看来,天启锂业加上‘泰利森’,在解决原材料成本问题后,在掌握全球最优质锂矿资源后,就是蛟化龙的过程。”
“还有,行业资源话语权争夺……”
“也许当前来看,没有什么用,但未来,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也许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这并非是国家的事,也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就如同现在的钢铁行业现状。”
“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在全球产能中,占比达到50%以上,然而整个产业链端的利润,我们却只能占很小一部分,甚至受累于在原材料端,我们没有掌握核心资源,没有定价权,就算行业需求扩张阶段,大家也只有微薄的利润可赚,这就是没有提前布局,没有前瞻目光的恶果。”
“‘泰利森’这家公司,在锂矿资源端,不是一般的企业。”
“而是拥有着全球最优质锂辉矿石的资源型公司,若非这一次,这家公司出现极端亏损情况,而行业又恰巧处在周期低谷,想要拿下这样一家具有垄断性质的资源型国外企业控股权,是基本上不太现实的。”
“所以,无论从投资角度,还是从宏观战略角度。”
“既然‘天启锂业’主动找上了我们,机会来到了面前,那就不能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