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69章 直臣(4/5)

“然而无论是地方的考核,还是庙堂的考核,通过者都是高门士子,过去高门不愿意参与地方考核,不愿意担任地方小吏,寒门倒是有些机会,但是赏田令一出,他们也纷纷参与,寒门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陛下可以去吏部问问,这些年里考核出身的官员,有几个是寒门庶民呢?”

“至于学校,这便更是令人发笑,陛下可曾亲自去过地方的郡学?”

“里头可有那寒门之士?还有那书馆,众人所缺乏的不只是书籍,还需要能为他们解读内容的人。”

刘毅迅速将曹髦的诸多政策训斥的一文不值。

曹髦却没有再动怒。

他瞥了一眼刘毅,“既然你如此看不上庙堂的诸政,那你有什么高见?”

“朕倒是想要听一听。”

曹髦的脸上带着些笑意,就算刘毅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他这需要的解决问题的大臣,而不是光会放嘴炮的老匹夫。

他倒是想看看,这人能说出什么样的高见。

刘毅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关键之处不是在耕地,不是官爵,而是在学问上。”

“学问只是在少数人的手里,故而这些人能占据官位,获得特权,从而壮大宗族,引发兼并等诸事,只有当学问传播,天下人才辈出,寒门足以跟世家子争锋,才会打破这样的规律。”

“首先便是对地方学校的改制,地方诸学,由治学官来负责,而这些人,皆出身大族,他们会教导那些同样出身的人,寒门士子难以进入故而,陛下可令他们多招纳寒门士子。”

最开始的时候,曹髦还听的有些认真,可当对方来回在学校的事情上扯的时候,曹髦就听不下去了。

他摇着头,开口说道:“多招纳?给他们一个定额?”

“哪有那么容易?”

“你说朕的政策只是在表面,可你的想法,却也不够深刻啊。”

刘毅认真的说道:“臣只是觉得当今的诸多政策不足以改变大局,臣不才,陛下可以召集真正的贤才,再做商讨。”

曹髦倒也没有生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