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穿着就显得有些破旧。
“起来吧,你就是此处的公孙县令?”
“正是。”
公孙氏在这幽州可谓是大族,尽管其中遭受了几次屠戮,可在这边依旧是大族。
文鸯便走进了城内,县令跟在了他的身后。
文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城内也是格外的萧瑟,几乎都看不到什么人。
“这边一直都是如此嘛?”
公孙县令想要说些什么,却还是忍住了,“这十余年里一直都是如此。”
“竟然这般萧瑟,雍凉都比这里要好。”
文鸯嘀咕了几句,方才跟着县令他们回到了县衙内。
这里的县衙同样是破败不堪,文鸯看到甚至有段院墙已经倒塌了。
文鸯顿时有些不悦,他坐在上位,严肃的质问道:“距离当时的战乱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尔等实在怠慢!为何不曾用心治理呢?”
听到这句话,那位县令再次长叹了一声。
“将军这些年里,庙堂从未给与任何的救济,更是不曾在意此处的委任,耕地荒芜,百姓逃离,郡守几次上书,都得不到任何的回应倘若您要因此而怪罪,我们甘愿认罚!”
文鸯顿时语塞,他看了看面前这些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暮气。
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他们看起来情绪非常的低落,眼里无光。
文鸯在中原的时候,哪怕是面对那些贪官污吏,从他们身上都感受不到这种暮气,他们身上也有别样的激情。
可看到这些人,文鸯却沉默了下来。
看来,自己还是得跟陛下上书,讲述这里的情况。
文鸯默默的记下了这些,随即问起了鲜卑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