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这几句歌词。
虽然看似波澜不惊,却下意识的感觉歌曲的后面,似乎蕴藏着惊雷!
“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
“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李文轩唱这两句的时候,依然还在压制着情绪,颇为低沉。
但是当唱道‘插袋’两个字的时候,音调就已经开始转变。
低沉中,却已经带着了丝丝的假音。
仿佛暗示着,之前的低沉都是不得已,都是在假装。
接下来,便是狂风暴雨。
歌词到这里,也已经到了极致。
将一个不被重视、得不到关注,内心已经压抑到极致的小人物形象,刻画到淋漓精致。
轰!
果不其然。
接下来李文轩的演唱,一扫之前的低沉,变得高亢无比。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
“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很不安怎去优雅~”
“世上还赞颂沉默吗?不够爆炸~”
“怎么有话题,让我夸,做大娱乐家~”
李文轩的声音条件非常好,有些沙哑,但却不是现在网络上泛滥到快让人发腻,所谓的烟酒嗓。
李文轩并不是烟酒嗓,不需要任何的做作,而是带着很强烈的磁性。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就像是顶级的美酒,醇厚、绵长,很有劲道。
所以,当唱道副歌的时候,他爆发的力量也格外足。
特别是他在上台前就一直酝酿情绪,此时完全融入到了歌曲之中。经过前面主歌部分的低沉压抑,到了高潮部分反衬得就愈发蓬勃。
不过。
李文轩唱的很好,最功不可没的,自然还是林夕的歌曲,写得实在是太绝了。
这时候,所有人终于明白,这期的主题是‘小人物’,而林夕这首歌为什么叫《浮夸》了。
这首歌虽然写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但却不只是写这个小人物如何的悲哀,如何的不受重视。更多的,是将这小人物的内心想法,给呈现了出来。
虽然是小人物,但却嫉妒渴望被关注,被重视!
不是旁观视角,而是主观视角!
这其实是最难的。
词曲创作者,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描绘自己所认为的世界。但是要沉浸入其他人本体的视角中,而且要写好、写到绝妙,非常难。
而林夕是如何将小人物的内心展现出来的?
焦急的等待人关注,想有人来问自己,但却一个人都没有,只能无助的挡在阴影角落里。
已经期待到无奈了,也没有说话的机会。
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嘴巴就像是长了青苔……
没办法,只能幻想。
幻想着自己在引吭高歌,当做是自己在开演唱会,穿着帅气的衣装,打扮的像个人样。即便四周人们看向我的目光像是看小丑,我也得拍照插袋!
你说我是什么?你就当我是在表现自己,是夸张的浮夸!
我不在乎,我不管,也不怕丢脸。
我只怕自己像个木头一样杵着,没人理睬。
这样,我会死掉!
李文轩这时候的表演,再配合屏幕上的歌词。
即便《我们的歌》的听众,百分之九十都是讲普通话的,听不懂粤语,可此时也完全被带入了歌中所描绘的感情世界。
而听得懂粤语的专业评审丁有志,此刻更是神情肃穆,心中感慨万千。
“没想到,在粤语歌坛没落的今天,还能听到这种级别的精品粤语新歌。而且,还是一个非粤语地区的词曲作者所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