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迦世界的盖尔文人

第二章 智子计划(2/5)

在目前人类已知的宏观物质层面,单晶硅无疑是最适合制成芯片的材料。

但是拓展到微观层面的各种粒子,有的是比单晶硅更加适合制作芯片的微观粒子。

通过强子对撞机捕捉最适合的微观粒子,然后把这颗微观粒子当成制作芯片的材料,就是陆轩制作超级电脑的第一步。

紧接着,便是制作超级电脑的第二步——宏观展开。

作为物质结构的最小构成,想要把质子雕刻成能够搭载程序和智能的芯片,理论上来说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就算是在盖文人的科技体系中,那也是在掌握了维度科技后才能够实现的设想。

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只有把微观粒子进行升维、展开到星球级别的规模,才能够勉强实现将之改造成为一枚芯片的技术下限。

姑且不谈这其中的技术壁垒,单单只是其消耗的资源便足以打消陆轩的念头了。

就在这个时候,陆轩想到了自己目前掌握的“零式驱动”技术。

质子就算再小,那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将其拉入没有质量概念的虚数空间,是否能够在没有掌握维度科技的前提下,强行对质子进行改造呢?

通过此前的一千多次实验,智脑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在那个没有物质概念的维度,质子在本质上与星球是没有区别的。

只要有足够充足的能量进行支持,对质子进行改造的难度,并不比在星球表面搭建一栋房屋难上多少。

待到对质子的改造完成之后,再次将其拉回物质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