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龙珠吞入腹

第二百零二章 滴水而灭漫山执火(2/3)

贵妃娘娘这么说,他依旧非常高兴。

皇帝:“贵妃所言虽有些夸大,但这俞俱醴果然还是前途不可限量,也的确是值得拉拢和加大投入.”

国师鞠奉仙微笑点头。

和出身镇世宗门的贺麒麟不同,郑氏底蕴相对较弱,而这也给了他们拉拢的机会。

“若陛下有意拉拢,老道建议陛下还是提供一些地煞之气吧,这些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宝物。”

“就依国师所言。”

后续,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贵妃国师又亲眼见证了俞幼泉三言两语让法兴寺佛子慧明甘愿执弟子礼,并奉上修炼心得一份。

离谱!

震撼!

酣畅淋漓!

对于大晋而言,这无疑是最提振士气的一剂猛药。

而后续三者又见证了俞幼泉带着京城百姓,一路游览观光欣赏华林园的美景,一路破解佛门所设下的各种“不”字系列佛法。

首先就是不越之山。

俞幼泉一行人赶到的时候,不越之山上面还有大量的挑战者。

可以看得出,他们挑战的非常辛苦,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甚至还有不少走出几步干脆就直接吐血昏迷的。

“陛下,娘娘,这座所谓的‘不越之山’,本质上乃是一座阵。看似是一座小山,本质上却是刀山火海,只是肉眼很难看见”

刷!

国师鞠奉仙轻轻一甩拂尘,掌中观世界所展现出的玄镜光影顿时变了。

只见小山地面之上,向上倒竖着一口口闪烁着寒光的利刃,密密麻麻,看上去非常非常之危险。

皇帝和贵妃只看的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修行者的世界果然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谁人又能想到,这小小一座土丘,竟然是传说中的刀山火海?

只看到不越之山上面闯关的玄门年轻人,各个痛苦异常,足下所穿的靴子悉数被捅穿。

至于他们身上的元力,基本上都用了抵抗火海和刀锋的侵害。

但是。

还是能够看出,此二者不能兼顾。

若是想要走的足够远,那就必须节省元力,对抗那古怪的烈火,而一旦对抗烈火,则必须要撤掉保护脚掌的元力。

贵妃娘娘身为女子,难免多愁善感一些,“都是好儿郎,却是不曾想到跨越这座不越之山,他们竟然吃了那么多苦。”

“此山还远不止如此,陛下娘娘您们再看。”

国师又是一挥拂尘,二者却是发现刀山火海再变,明明是火焰却变得异常粘稠,就好像是胶水浆糊一般,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这一刻,就是皇帝也忍不住震撼佩服佛门这些和尚的手段。

“火焰怎能变得如此粘稠?”

国师:“很难,但也很简单,本质上就是对‘势’和‘意’的运用,至于火本质上也并不是真正的火,在佛门此火叫做‘六欲执火’,本质上乃是对佛门六欲法度的一种运用。”

“就像是这座不越之山,你越是越不过去,就越是想要越过去,或因名或为利,就越是很难越过去,这就是所谓的‘执念’,当执念越深,这六欲执火就越烧越旺,越过此山的难度也就越高!”

皇帝和贵妃此时二者都有些震撼。

佛门的和尚这也未免太鸡贼了吧?

越是想要越过此山,就越是因为这个“越山的执念”而变得越是难以渡过,这本质上就已经不是山的问题了。

皇帝:“若如此,那此山又岂可渡过?”

“倒也不尽然。”

国师笑道,“正所谓,佛法无边,道法自然,既然是意境和执念,自然也可以以意境去浇灭。”

“要么就以无边的胸怀去容纳,要么就以无上意境去浇灭。就算是执火那也是火,既然是火那就可以被水所克!”

贵妃娘娘好奇,“那俞俱醴能做到吗?”

国师摇头道,“不知,若是他只想一个人过去,或许会简单一些,但若是他想要带建邺民众一起过去,那就千难万难。对我们修行者而言,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俞俱醴若强行带这些百姓一起登山,那登的可就不是眼前之山,而是百姓心中的大山,六欲、五毒、七情、八苦.这如何能越得?”

皇帝和贵妃也不由有些遗憾。

还是希望俞俱醴能放下这些百姓,然后独自登山,但很显然他拒绝了。

透过掌中观,三者却是看到俞俱醴在不越之山面前停了下来,并皱起了眉头。

终究还是没能过名利这一关么?

国师摇摇头。

在他看来俞俱醴太过年轻,一路顺风顺水,外加上这些个老百姓一句一个小天官,终究还是被名声所绑架。

用俞幼泉前世的话来说,就是.偶像包袱!

华林园。

俞幼泉微微皱眉。

这就是所谓的“不越之山”?

还真是好锋利的利刃,好酷烈的火焰,还有那古怪的执念法度,的的确确非常高明。

佛门佛法的确是非常有可取之处!

对于他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其实是直接祭出混元金斗,然后直接给收了。

只要“胎中之迷”一出,管伱什么法宝什么不越之山,统统教你做人。

但是。

此法很显然不适合用在这个地方!

其次就是跨越空间裂缝,但这种方式本质上是规避,他自己走倒是合适,但若是带上老百姓们那就不合适了。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惺惺常不足,懞懞做公卿。

一念起一念灭,只要能放下执念,心头火自然能灭却。

但是。

这也只能让他一个人登山!

俞幼泉再次认识到度人的难度,也难怪前世经常看到告诫人不要轻易度人的格言。

天雨之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而他身后之人,不说有缘无缘起码今日有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