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并不是.....
「我不是说技术,我是在看幕后团队。而通过刚才的职员表......我保守估计了一下,他这部戏不算电脑特效制作,就说在剧组里拍摄的工作人员,应该在400到500人......要是算上后期制作,整个一电影团队的参与者,很可能要超过一千.......乃至一千五百人.....」
「你在奥运会里可是几万人的调度,比这个干嘛?」
「那不一样。」许鑫摇了摇头...
其实他考虑的东西很多。
这些人也能反映出来很多事情。
比如投资数额的巨大。
比如导演在片场的掌控力。
潘多拉星球茫茫多的动植物的模型初期设计团队。
世界观的完善。
服化道。
等等等等。
一系列的东西,在许鑫心里装着,是沉甸甸的压力。
甚至说句难听的.....以前的他并不是很理解老头他们这一代导演对于国外电影.....或者说直观点,对于好莱坞的那种向往。
在他这里,电影就是电影。
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只需要去找合适的团队就可以了。
国内做不了,就去找外国的呗。
给你钱不就得了。
我出钱,你设计出来我要的东西。
但现在......看到这部电影后,他终于憧了。原来,吸引导演的,并不是好莱坞。
原来,吸引导演的,只有好莱坞。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电影,我更愿意把它概括为电影产业链工厂的巅峰杰作之一。明白我的意思幺?导演.....了不起。但和这些幕后的东西比起来,导演也不是那么的了不起。
「.....你在这套娃呢?」
「所以说你不懂啊。」
许鑫摇了摇头:
「对我而言,它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在画面,而不是在故事。它的画面,让我看到了......数字技术这一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技术革新。詹姆斯卡梅隆亲自开启了这个时代....
.也不对,不能说他开启的。
但最巅峰的王座上一定有他的位置。而我之所以心情不好的地方也就在这.....这么说吧。你觉得你开夏利在你们村已经很了不起了,可到了大城市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车叫大奔.....
并不是说电影一定就要跟他这样、画面震撼、投资大、特效精良。电影能被称为第七艺术的闪光点就在于,哪怕只是单单人性挖掘这
一方面,都足够一名导演钻研一辈子了。
但.....作为导演,看到他的片子,我感受到的那种差距实在太大了。好莱坞的专业性......远超想象,你明白我的意思幺?
他们太专业了。是资本催生之下,金钱利益所裹挟的那种专业。
任何一名导演在这种专业中,都可以大展所长,剧本的题材、故事的走向、基调、甚至心里的想法之类的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文化多样性太吓人了,允许承载这种文化多样性的平台也太扎实了.....
但也不是说咱们就一无是处。但.......从艺术理念上,对导演的束缚,确实是小到不能再小了。詹姆斯卡梅隆这个故事的思路其实很一般,甚至你可以说他有些俗套.....当然了,也得承认,人家之前确实是爆款频出,有这个让投资方信任的底气。但这是个先有鸡先有蛋的悖论咱们不提,就光说这部电影背后透露出的工业力量......」"
许鑫的话特别碎。
特别啰唆。甚至有些凌乱。
但杨蜜却在聆听。
并且,她心里跟明镜一样,老公有点受刺
激了。
不是说崇洋***,向往好莱坞。
而是他.....应该是看到了一些在国内可能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然后有一种不甘心又不服输,偏偏还心甘情愿承认别人做得很棒的心不甘情不愿。
他这会儿很矛盾。甚至说实话....有些酸。但她可以理解。那是好莱坞。电影文化的最中心。
甚至说句没出息一些的话,别看她现在在国内好像还有点人气.....
但真要去闯好莱坞.....
她和个龙套没任何区别。
电影演员的阶级残酷性不比导演差。在好莱坞红了,那就是世界知名演员。
可你在天朝再红,到好莱坞也只是个小豆芽菜。
而天朝的电影圈发展也是如此。
因为向往,所以追赶。
可追赶的同时,又有些绝望。
这种绝望不仅仅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束缚感的强弱。
还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
连她这个演员都能感受得到,作为导演的老公自然感受得更真切一些。
不过.
「我们也在努力,不是幺?」
听到她的话,在那絮絮叨叨的许鑫立刻点点头:
「当然在努力。我之前不是说了幺?电影不仅仅只有技术,它的艺术性才是让人着迷的核心。但是.....」
「别但是啦。我们在努力追赶就好。你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有些东西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全行业共同努力.......好莱坞不就是这样幺?他从来不是一个导演两个导演或者三四部电影支撑起来的。你太急了......」
许鑫一怔.瞬间,理智回归。
他愣了愣.....忽然乐了。
把烟头往外一甩,升上了车窗。
「也对。饭要一口一口吃......大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超越嘛。不急.....」
捏紧了方向盘,他看着前方近在咫尺的史家胡同说道。
目光闪亮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