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170.得出来了(一万!)(4/5)

欢呼声,有。

鼓掌声,有。

片尾曲也收获了肯定。

可问题是……质量到底咋样啊?

所以,谁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候还是李平东第一个开口的:

“哈,其实观众的反应并不能决定评委的观点。”

中年人叼着烟,语气轻松。

毕竟是老江湖了,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看着一群“萌新”挠头,他自然得站出来带队。

“今天的放映是给观众看的,也是给影评人看的。但评委那边的定论基调基本上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审核,已经定死了。所以是好是坏其实都没什么太大关系。你们也不用想着靠观众的叫好叫座,就能影响了什么。也不用因为没有观众就会觉得影响了什么。没必要的~木已成舟,眼下好好享受这场属于电影的盛会才是真的。”

听到他的话,周杰仑、弹头他们心里算是舒服了一些。

不过……

随着被刘墨墨的注视,李平东同样也看了她一眼。

俩人通过这一眼的对视,已经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某种观点,其实和自己是一样的。

今天来的都是亚裔的脸孔。

外国人很少。

虽然不排除没买到票……但总体看下来,这片子在欧洲这边的受众力,似乎很小的样子。

让人有些担忧。

这时,弹头问道:

“李导,那我们在哪可以看到评价?”

“戛纳的网站上……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会儿是晚餐时间。法国这边的人挺懒散的,就算有影评人会写影评,也肯定是晚餐之后了。所以……咱们去吃饭吧?怎么样?”

听到这话,众人自然也没意见,点点头就静悄悄的在刘墨墨的带队下,朝着这附近一家还不错的餐厅而去。

一顿饭吃完,其他人想看电影,看看其他导演的作品。

唯独弹头,他对自己出演的这部电影保持了相当高的专注力与热情。

你们想去看电影?

行啊,去呗。

我回酒店……

不行,我得看看评论去……

这话听的刘墨墨直接翻了个白眼,问了一句很扎心的话:

“你懂法语吗?”

“呃……”

……

法国时间夜晚11点半。

周杰仑的酒店套房之中。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刘墨墨身上,只见她在戛纳的网站上翻找到了《SECRET》这一栏,点进去后,往下拉了一下。

戛纳的电影节并没有所谓的观众留言板,但会有专业的影评人的文章链接。

而通常情况下来参展的电影节观众留言,是在另外一个网站上面看得到。

这个网站并不是官方网站,但每年会根据入围名单,罗列出一部又一部电影,供已经看完的影迷讨论。

而比起影迷如何看待这部片子,可以作为风向标参考,显然众人更在意影评人的看法。

而或许是因为时间太早的缘故,整个网站链接上,就只有一个影评人链接,刘墨墨直接点了进去后,对众人开始翻译:

“这篇文章是由影评人……让·帕森·马德林写的。”

“他出名吗?”

刘墨墨话还没说完,弹头就问了一句。

而刘墨墨想了想后,说道:

“二线吧。距离大影评人还有一段距离。不算特别权威。”

“呃……”

弹头似乎有些失望,而桂伦镁则问道:

“他说的什么?”

“我看看啊……唔,我给你们翻译一下。他的第一句话:谢谢上帝,终于让我看到了天朝电影人的进取心,他们终于不再满足……满足……挖掘人性丑陋的一面了。”

“……”

“……”

“……”

一屋子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对这部影片的定义很鲜明,它是割裂开的两种极端。它有着非常让人眼前一亮的指导风格,但同时,演员的演技就是一场灾难……”

顺嘴翻译出来后,刘墨墨赶紧收住了话语。

有些尴尬。

而更尴尬的是其他人……

“没……没事,你继续讲好了。”

听到周杰仑的话,刘墨墨点点头:

“好。”

不过,在看完下一句话后,她还是决定委婉的翻译一下:

“大概意思就是说,演员的演技还很稚嫩。就是这意思。”

“……没事喔,你就直接翻译好了,我们都能接受。”

显然,周杰仑更想听“真话”。

“……好吧……我不清楚为什么个人风格如此浓郁的导演,会在选角环节上出现这种失误。在我看来,他的角色选择完全是一种灾难。男主角的……”

她又看了周杰仑一眼,想了想,继续翻译到:

“男主角的演技生涩而呆板,充满了门外汉的味道。女主角的表现乍一看很不错,但实际上内核空洞毫无灵魂可言。而其他配角,除了那位男主角的父亲外,看起来都充满了做作的样子。这部片子的选角简直是灾难性的……嗯,后面的话基本都是批评,我就不翻译了,我直接说下一段。”

刘墨墨看着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索性直接跳过了这部分:

“好了,女士们先生们,在缺点说完后,让我们回归到电影本身:坦白地讲,它是我最近几年关于天朝电影看过最舒服的一部片子。而上一次让我对天朝电影有如此感觉时,还是《NotOneLess》……唔,《一个都不能少》。

当时在威尼斯看《一个都不能少》时,我就被张一谋导演那褪去了刻意营造的人工色彩,开始朝着探寻自然、淳朴的美丽所感动。但那部电影就像是昙花一现,我以为天朝电影已经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却又被这几年来那些天朝电影人们继续拿着晦涩、黑暗的题材来参展,而感觉到沮丧。

首先,这部影片的导演风格很棒,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它的最基本定义就是由色彩、镜头、演绎对象来组成。而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调色、场景布置、还是那让人感觉到舒适的节奏中,都能看出来身为一名导演的掌控力。

他为这部影片注入了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

喜欢用布景烘托角色内心世界,喜欢通过综合环境,而不是单调的演技来表达一对热恋男女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当然了,也不排除他是在弥补演员的不足。可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弥补,我觉得他很棒。

其次就是节奏的连续性。这个剧本很有意思,乍一看,是一条故事线贯穿始终,但实际上导演却在为我们展露出了四种不同的结局。而这四种结局并不是很突兀的穿插,是被合理的埋在主线之中。随着他那舒适却不迟缓的主线故事,一点点展开。

甚至,这部影片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它充满了合理性,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四个结局……或者说四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归纳为一个,也可以通过那主线的结局,来反推在某一个时间关键节点,如果男主角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后,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

导演很诚意的把四种合情合理的“悲剧”展现给所有人。但偏偏又没有过分渲染,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让人产生了一种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真棒的庆幸。

请原谅我再次提及天朝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真的给我了很大的惊喜。没有过分渲染悲剧,似乎也与黑暗绝缘,甚至他没有刻意去剖析那影片之中来自校园内的恶意与丑陋。而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些年天朝电影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东西。

我从来不觉得晦涩、黑暗、人性的丑陋才能构建成步入艺术成就的最高殿堂那把钥匙。人类对光明的渴望一定是远远超过黑暗的。

而这部电影,至少我认为,它出自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手中。利用剧本,利用这种一分为四,却又合众成一的巧妙故事结合,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心愉悦的故事。同时,通过对于镜头的掌控力,把整个看似单一的故事,排编成了一个耐人寻味,但专业性无需过强也能看懂的青春电影。

显然,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就像我之前说的,它的缺陷同样明显。第一,剧本的深度不够,它的上限很低……甚至在我看来,它的深度有限,但导演在有限的剧本里努力把它带入到了一个超出极限的高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第二,就是全剧演员的演技,大大的拖累了它,它本该值得一个更好的评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