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永盛帝造反清君侧,以及其他亲王之所以能那么顺利,估计大概率是被排斥出朝堂的那些武将勋贵们不满。
就算没支持,也没帮文治帝有关。
这才导致他一正统继位的皇帝,被藩王轻松推翻,然后应该就是永盛帝与勋贵共治天下,文官被继续打压下去。
久治
帝虽然称帝时间短,但监国时间却长达十几年,对朝堂的实际情况应该也算了如指掌,很清楚文官势大的后果,必须得把握住平衡,所以才会放了他弟弟一马,重要的不是保住他弟弟的性命,而是保住那些跟他弟弟一起造反的勋贵性命,免得朝堂文武势力失衡。
后续他应该还有些其他操作,只可惜命短,死的太突然了,甚至可能还没来得及教儿子帝王心术啥,不过宣武帝也不傻,虽然汉王再次造反让他很是生气,但也有克制住内心愤怒,仅仅只是将他圈禁起来,对勋贵也是轻拿轻放。
而文官现在的操作,大概率就是逼宣武帝杀勋贵,一次造反不杀,那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人的忍耐总归是有限度的,就不信宣武帝一直不生气。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罢了。
怎么可能忍得下来?
这些文官为了掌控朝堂,还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关键的是估计他们还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宣扬圣道,毕竟那些儒家学子最尊崇的不就是天子垂拱而治,也就是天子什么都不管,他们来管,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可也不想想他们一个个腐儒有没有这能力,靠他们,又怎么抵挡外敌!」
仅仅只是靠着今天一夜在京城各处收集到的信息,曲洁便大体推断出了如今朝堂局面,表面看起来一片太平,但文官早就已经磨刀霍霍向勋贵了,可怜大部分勋贵还跟傻子似的,毫不知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