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依旧有一大堆人围绕在傅调的身边,想要听听看傅调讲讲今天的演奏。
毕竟和厉害的人学习,这个是所有音乐家的共识。
音乐永远不是闭门造车,音乐是有最为基础的套路的。
只要你能够懂得这个套路,你在音乐上的演奏就能事半功倍。
当然,这个套路肯定不是指一些捷径之类,你可以通过这个套路一步登天,成为最顶级的一批音乐家。
而是指那些和你演奏风格类似的人,他们是怎么演奏的。
你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从他们的音乐之中理解音乐究竟应该如何去演奏。
去思考他们这种和自己演奏风格类似的人,他们是如何理解音乐的。
自己和他们的相同的地方在哪边。
自己和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哪边。
自己可以从他们的身上获得哪些已经成熟的诠释方向?
诸如此类的思考对于他们这群已经基本上处于一线或者顶流的音乐家而言,格外的重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围绕在傅调身边的主要原因。
他们想要听听看傅调对于音乐是一个怎么样的想法?
傅调倒也没有拒绝,温和地对着众人笑了笑,走到调酒师那边,和调酒师要了一瓶无酒精的饮料后,随意地开口道。
“对于我而言,今天的演奏上有很多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例如莫索尔斯基的音乐之中,那种独特的进入音乐墓地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如何去诠释,这个是音乐的一整个支架,脊骨,我应该如何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铺垫起这一份进入墓地的感觉……”
灯光摇曳,音乐厅内很多人都围绕在傅调的身边,认真地听着他讲述着音乐的故事。
听着他解释着自己其中一些细节的演奏。
明明是音乐会结束后的放松,大家一起喝着酒,讨论着谁新买了一辆汽车,谁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奖项,或者是谁家孩子最近有了什么突破,有没有和其他人谈恋爱之类正常的聊天。
甚至可以是某些键政的内容。
大家都是文明人,意见不符也只会努力去解释,而并非是打一架。
正常而言,每天晚上的酒席应该是这种样子。
但是在傅调今天来了之后,酒席变了。
变成了一节大师课。
一节全都是大师的大师课。
傅调讲着他自己对于音乐的想法。
周围的人听着他对于音乐的想法。
没有任何人抬杠,大家都在将傅调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碰撞。
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一些崭新的内容出来。
让自己对于音乐的想法变得更为全面。
在傅调的演讲结束后,众人很快便开始了各自的讨论。
有的人表达支持,同样有人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而表达出反对意见的那群人,则是十分老实地提出自己的反对逻辑。
他们作曲家自身的生活经历,作曲家的历史,作曲家所属的派别,以及作品的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思考着一个合适的解释方式。
随后攻击着其他人对于音乐思考的时候,所不合理的地方。
尽可能都用逻辑出发,而并非“这个感觉”“那个感觉”之类。
而这样的讨论以及争斗,让在场的很多人对于自己音乐的想法也都产生了一些变化。
他们都逐渐沉浸在自己音乐变得越来越明了的过程中无法自拔。
完全忘记了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十二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