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调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将其进行一次新的构建。
并没有让所有的音乐线条千篇一律,而是选择进行不停的变更,让音乐的线条变得更为多变。
每一次都在进行细微的变化。
而正是这个处理,直接让原本显得有些单调的作品,此时此刻已经完全听不出任何单调的感觉在其中。
每一次的断句都在变化,甚至每一次呼吸,也都在变化。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听的让人震撼,说不出多余的话来。
只是感觉恐怖,难以置信。
真的很难相信居然会有人的处理能够处理的和傅调这般,这么的干净,这么的多变,这么的有趣。
音乐之中的那种独一无二,只属于肖邦的感觉作为一个限制,将音乐完完全全地给限制了起来,并没有让音乐肆无忌惮的发展。
而正是这个限制,让傅调他对于肖邦的想法,他对于自身的诠释全部都笼罩在音乐之下,让音乐变得更为的繁复,更为的绚烂。
这个水平实力,真的太强了。
系主任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什么话想说了。
就傅调演奏出来的这些东西,你是完全教不了的,你也没有办法教的。
最起码对于他而言是这样的。
很多东西你只能去让傅调去悟,去思考,去挖掘自身,才有可能进步。
而这些东西他不知道怎么教。
傅调甚至有一点点超过他的预期。
看着傅调如此,他有些沉默不言。
不仅仅是他一人,周围的其他人也同样如此,沉默的人占据大多数。
肖邦的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很快便得到了结束。
这是一个大约三分钟左右时长的作品。
或许是因为太过于简短了,很多路人都没有听出什么来,傅调的演奏便已经结束。
而就在他们犹豫要不要鼓掌的时候,傅调则是没有任何犹豫地开启了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Largo乐章,广板乐章。
这一乐章的难点和之前的乐章完全不同。
之前乐章的难点可能在于音乐之间的对比,而这一乐章的难点,则是在于方向感。
是的,就是音乐的方向感。
音乐是有一个方向感的。
例如最简单的方向感,便是一四五一这个简单的起承转合和声写作标准。
从五级走向一级,这个紧张走到舒缓的感觉,是最为标准的方向感。
但是肖邦的第三乐章,似乎却是为了消除这一份方向感,并没有给予音乐的和弦特别多前进的属性,再加上广板的超慢速度,让音乐本身变得更为的复杂起来。
舞台下的系主任神情放松,面带微笑。
他信任傅调能够给他带来一个足够完美的表达。
至于笑容,则是因为傅调的小心思,让第二乐章结束后很快跟上了第三乐章,并没有给观众鼓掌的时间。
这个感觉真的太爽了,没有任何干扰地进入第三乐章。
爽到不能自拔。
那么……
傅调究竟能够将这一首作品表现成什么模样呢?
他无比的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