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听着傅调的爵士安可我只是觉得非常不错,有点意思,这些和弦的编排上上了巧思,水平实力不是一般的强悍,但是当我真的去听了傅调的现场后,我就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与我之前所感觉的完全不同,傅调的爵士返场不仅没有任何的提前准备,相反,他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即兴。
你完全没有办法相信,一套极为完美的,和弦编配堪称奇迹的,感觉上甚至和卡普斯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爵士作品,居然来自于一个人的现场创作,这简直就是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个还仅仅只是傅调的一个很小的亮点,如果你继续努力去听,你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地方,那就是……
傅调的所有音乐之中运用的和声进行以及和弦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例外,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来自于古典音乐之中的古典和弦!
这个是一个什么概念?
众所周知爵士真正意义上变化无穷其实是来源于1890-1900年的新奥尔良,他们对于拉格泰姆的改编让其最终进化成了爵士乐,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芝加哥爵士以及摇摆乐也逐渐盛行起来,而代表着现代爵士与古典爵士的分割线比波普则是在1950左右才开始盛行。
而肖邦作为一名1800年的人士,他所运用的钢琴和声上非常大胆,即便织体结构略微显得有些单薄,可依旧没有办法隐藏其整体的美感,傅调为了展现出肖邦作为浪漫时期音乐的前沿人物特质,他克制着自己使用古典爵士和声特性,让自己的音乐克制在古典之中。
而这一克制,便让音乐之中的古典美感彻底升华,古典与爵士几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只有傅调他所独有的傅调爵士音乐,当他在创造着自己爵士音乐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一股爵士之神的气质在他的身上笼罩,你甚至还能够感受到爵士之神在他的身后指挥着他的双手,带着他去改变爵士。
或许有人会觉得只用古典爵士和声可能会显得有点古老,老套,没有新意,但是当你真的去听了傅调的现场,你会彻底明悟,什么叫做古典,什么叫做老套,傅调是真正意义上能够将这一套古典爵士的东西玩出花的那种人,他对于音乐的掌控,让人没有办法去想象他的极限。
然而这一切,就以傅调在布鲁塞尔场的表现看来,全部都是由他自己自创而来,临时的演奏,没有任何一点点提前的准备。
极为符合原曲本身的爵士改编创作,加上他超强的现场应变能力,共同铸就了我所见到的这一位,最为接近爵士之神的,古典钢琴家!”
多发点间贴吧,我的书一个间贴没有好凉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