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291章 僄悍滑贼,百战百胜(3/4)

有些事,点名了,或许反而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说:“贝勒爷知道赵传薪吗?”

爱新觉罗·载涛失笑:“很难不知道!”

“日本人野心勃勃,在间岛区域制造事端。赵传薪此人鹰视狼顾,同样不逊。他为了帮绶卿去韩国盗取《大东舆地图》,在韩国又闹腾了一阵。日本人借机生事,派军越境,以剿匪名义攻打赵传薪的背水军。千钧系于一发之际,赵传薪赶回,将日军击败。一役击毙千余日军,俘虏数百,缴获qiāng • zhī火炮机关炮无数,甚至生擒了筱田治策和斋藤季治郎。”

“嘶……”爱新觉罗·载涛没想到赵传薪竟然彪悍如厮。

这击毙和俘虏数目,一听就知道日军至少派出了两个大队。

这是全军覆没啊!

民间的武装团体,自闹义和团之后,再没听说过能和列强正规军硬刚的。

能击溃日本人,那也意味着能打败北洋军。

徐世昌说:“这赵传薪,这次的确让我刮目相看。”

爱新觉罗·载涛问:“他去韩国,闹腾什么了?”

徐世昌笑了:“那事情可就多了。贝勒爷竟然没听说,赵传薪刺杀伊藤博文的事情吗?还有济物浦区的古路基岭上,他一人拼刺刀拼日本二三百人的事迹……”

爱新觉罗·载涛虽然关注实事,但目光放在欧美等地更多一些。

待听说赵传薪靠一人之力,能和几百日军拼刺刀,爱新觉罗·载涛觉得这是在天方夜谭。

谁要是相信《三国演义》里的将军能在几万大军中来去如风,那谁就是傻子。

别的不说,有几百弓手同时攒射,再厉害的将军也得被射成刺猬。

再者,让一个人拿刀砍杀二百头猪,怕是也会气力不济。

这如何可能?

所以,他尬笑两声,并没有答话。

心说徐世昌也是一员封疆大吏,怎么听风就是雨。

义和拳那会,倒是声称什么刀枪不入。可一通枪炮下来,死的不能再死。

赵传薪难道就有三头六臂吗?

徐世昌看了他的神色,能猜出一二他心中所想:“这件事,是从日本人和韩国人口中传出来的。至于真假,我看日本人患上了‘恐赵症’,即便有所夸大,也肯定发生了一些事的。”

“哈哈。”爱新觉罗·载涛不予置评:“对了,他在间岛打败日本人,徐总督为何高兴?”

徐世昌脸上带着快意:“日本人狼子野心,得寸进尺。他们以剿匪名义越境,朝廷不愿擅开边衅,令我按兵不动。如果日本人胜了,他们很有可能自此驻兵于间岛。但是他们输了,我们便可以在谈判桌上解决争端。日本人向来欺软怕硬。”

“原来如此,这般说来,赵传薪是替徐总督解决了心腹之患。”

“这也是我想说的,贝勒爷可否替赵传薪在朝廷声援一二?我觉得,朝廷不该与他闹得太僵。此子虽说桀骜难驯,可他做事多半对外,视列强为仇寇。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妨碍朝廷。”

爱新觉罗·载涛叹口气:“这件事,恕难从命。不是不愿意帮,是帮不了。除非,有一天太后她老人家……”

话说一半便顿住。

后面要靠徐世昌脑补。

徐世昌拱拱手:“想来赵传薪还年轻,能等得起。我先替他谢谢贝勒爷。”

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但也是徐世昌故意为之。

“你和赵传薪有交情?”爱新觉罗·载涛似笑非笑,怎么说赵传薪也是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

明面上还是通缉要犯。

“不曾见过面,不曾通过书信。”徐世昌一口否认,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倒是公让,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当时双方闹得不算愉快,赵传薪和公让当面对峙,最后公让不敌,让步了。”

公让是赵尔巽的字,是原本奉天将军,也相当于关外三省总督。

只不过徐世昌上位后,他调任别处了。

爱新觉罗·载涛纳闷:“既然不相识,徐总督为何替他出头?”

徐世昌苦笑:“自公让起,到我这里,经略三省首要是镇压铲除当地的匪寇。那些响马绺子之流,呼啸来去,打家劫舍,不可不除。幸有张z淋熟谙此道,辅佐我们除此祸害。然而,在鹿岗镇周边,早就没有绺子生存土壤了,贝勒爷可知为何?”

“为何?”

“因为赵传薪在的地方,所有绿林中人都要退避三舍。如若不然,赵传薪一声令下,鹿岗镇保险队朝发夕至,一人双马乃至三马,武器精良,比他们还快,比他们还狠,且向来以少打多,十人赶打百人山头,百人可连拔数寨,犀利异常。”

咋说呢?

这种好像话本演义一样的桥段,哪怕爱新觉罗·载涛贵为贝勒,也听得津津有味。

因为他也好武事,还是个京剧票友,甚至本身武功扎实,能短打能长靠,登台亮相也是能博得喝彩声的。

“这般厉害?”

“不但如此,这些人和咱们北洋军不是一个路数。他们向来以骑兵作战,能马背上开枪且例无虚发,骑术之精湛堪比元朝时期的蒙古人。往来无敌,纵横于日本、沙俄乃至于当地的绿林当中,自结队以来从无败绩。我听闻,保险队数百上千人,人人皆是军中精锐,人人能以一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