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09章 进攻学说(2/3)

不需要野外艰苦行军,不需要在热带雨林中作战,不需要在平原上冲锋。

连行军都可以乘坐火车,就可以迅速完成换防,这样的日子谁不愿意呢?

对于这种防御学说,熊况是嗤之以鼻的。

在他看来,光靠着防守就能消灭敌人吗?

将棱堡修到山东,难道还要修到京师吗?

这种防御学说,完全是放弃了东南的武器装备优势,放任明廷追赶东南的军事优势。

熊况提出一种和防御学说完全相对的进攻学说。

熊况对着手下的学员说道: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在敌人组织起来之前击溃敌人,就是最好的防御!”

“但是进攻也不是无脑的冲击敌人的阵地,更不是冲向敌人的火炮和火枪去送死。”

“打仗需要的是这个!”

熊况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道。

“进攻是最需要思考的战争行为,比起死板的防守,进攻需要思考战场的各种情况,并且制定和战场局势完全不同的战术。”

“总之,防御是懒惰的作战,防御只需要按照操典,照本宣科的建造防御工事,然后躲在堑壕中和对方对射就行了。”

“但是进攻是需要动脑子的,需要通过脑力和意志取得胜利。”

熊况开始介绍他用骑兵击溃了汉阳明军的例子,熊况讲解的很详细,将双方情报上的博弈,到临阵布局,到最后的战术,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手下的学员们如痴如醉,作为年青一代中最优秀的指挥官,熊况对于战争的思考,是东南军方内部最前沿的思想。

而选择加入骑兵dú • lì团的军官,往往也都是崇尚冲锋和进攻的信徒,他们对于熊况这套进攻学说很喜欢,用dú • lì团的名言,“宁可在马背上冲锋战死,不愿意在堑壕中窝囊的活。”

熊况讲解完毕,接着说道:

“进攻,不是让手下的士兵送死,相反,在进攻中士兵是比防御时更重要的资源。”

众人有些不解。

熊况说道:“在防御的时候,士兵只是一个数字,阵地只要有后勤补给,无论多少士兵都是可以消耗的。”

“在防御中,指挥官们在意的不是士兵的伤亡,不是消耗的补给,他们在意的是什么?”

军官们面面相觑,他们回答不上来。

熊况说道:“是战线!”

“在防御学说的信奉者中,防线,防御工事,是比士兵更珍贵的东西。”

众人纷纷点头,如今防御学说在军校中很流行,几乎所有军官都接触过防御学说,他们理解的点头。

熊况说的没错,防御学说最重要的是防御,而防御最重要的就是堑壕和棱堡,是防线。

相比之下,士兵不过是防线中的耗材。

熊况继续说道:“防御学说的军官们,需要思考的不是士兵,而是后勤、装备、防线,我当然不是在道德层次上批判他们,甚至我也认为他们的做法没错,这是防御学说的战争性质决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