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9章 不入宫可惜了!(4/5)

苏泽说道:“铸钱,并不是铜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钱币铸造的工艺,以及各种金属的配比。”

“只要铸造出比汉唐宋更优质的铜钱,面额大一些,百姓也能接受。”

陶太监有些跟上了苏泽的思路了,只要自己铸造的钱更精美,那就算是成色差一些,重量少一些,面额大一些,民间也能认可。

他忍不住问道:“如何铸好钱呢?”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就要请小尤公公来解释了。”

“我?”

小尤太监指着自己问到。

苏泽点点头,他指着汉五铢和开元通宝问道:“小尤公公,汉唐古钱为何发绿发白?”

小尤太监脱口而出道:“汉唐古钱多是用铜、铁、铅、连铅铸造(锡),铜和连铅合铸发青,含铅则发白。”

苏泽赞许的点头,就连胡公公都对自己这个义子刮目相看。

这些冶金合金知识自然是苏泽传授给他的,苏泽又说道:“小尤公公,上次说的黄铜,您制作出来了吗?”

小尤公公连忙点头,他很快从房间里拿出两块金属条,递给了胡太监和陶太监。

只看到这两块金属条发出黄色的金属光芒,可是陶太监用手掂量了一下,却要比铜轻一点。

“这是?”

苏泽说道:“黄铜。”

小尤公公解释道:“黄铜,是铜和倭铅混合而成的。”

陶太监看着黄铜合金,连忙问到:“倭铅价格如何?”

小尤公公说道:“倭铅比铅还贱。”

陶太监又问道:“黄铜中有几分铜?几分倭铅?倭铅多还是铜多?”

小尤公公说道:“当然是铜越多越光亮,但是倭铅多于铜也能行。”

陶太监这下子激动起来,这黄橙橙的样子一看就值钱,普通百姓可不知道其中含铜量多少啊!

苏泽微笑,其实好的黄铜主要就是铜锌合金,而倭铅就是锌。

倭铅是倭国炼制银时候的副产物,在倭国非常的廉价,也有不少通过海上贸易贩卖到了大明来,因为形状和性质和铅类似,所以被称之为倭铅。

在苏泽那个历史线上,明末到清代因为锌的流入,钱币越来越黄,更接近现代人认知中的铜币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