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用对了地方就是优点,反之则会成为缺点。自己身边不太需要聪明人,反倒是忠心耿耿的比较稀少。
如果能多找到几个王承恩,稍加培养之后安排到关键岗位上去,百分百执行自己的意图,可能比袁可立、袁应泰加一起还高效。
能臣和聪明人是能举一反三,还有创造力,可能力越强脑子越灵光,越不愿意成为别人的附庸。当皇帝的意志与他们重合时效率是最高的,可是这种状态不会维持太久,双方一旦有了分歧效率就会变低,甚至出现负数。
绝大多数皇帝费劲了心思,用各种方式在全天下寻找能臣,不是不知道难以把控,而是不能或缺,明知道有危险也得用,否则国家就管理不好。
但在自己这里不存在这个问题。所有能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稳定的科技都知道,也大部分能实现。所有管理国家的手段也都懂,还知道大致后果。不需要任何人帮忙想办法,只需要有大批王承恩去执行。
可惜的是聪明人好找,忠心者难寻。利用洗脑方式人工培养出来的愚忠者不算,那是骗,也算一种利益交换,且骗不长久,保不齐哪天就醒了反倒是大麻烦。
“……万岁爷在大炮上施了法术?”王承恩使劲儿想啊,终于想出一个可能性。
“嗯,差不多,朕会让这些大炮打不远还容易炸膛。”洪涛只能帮忙脑补,没办法,做人得知足,人家都够忠心了,笨点就笨点吧。
“……那若是建虏也像李郎中那样学着铸造大炮,岂不是会更糟?”其实王承恩不笨,基本算是普通人的水平,时不时还能超常发挥下。只是被王安、张然、邹正、李实他们一比,才显得不够精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