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再次面圣,恳请天子允徐靖所请。永明帝见病恹恹的太子跪在地上,也没了脾气,无奈地应了。
北海王府迅速在京城设了十几处粥棚,将府中能动用的亲兵和管事都派了出去。吃了热粥的穷苦百姓,自然都念北海王世子的好处。一时间,北海王世子声名喧嚣直上。
很快,其余藩王世子有学有样,纷纷设粥棚。百官或富商们家中有余粮的,少不得也跟着设一两个粥棚。
如此一来,至少京城很快安稳了下来。
一万新兵分成了六队,在两日之内,清理了二十里的官道。受灾的州郡奏折也纷纷而来,再次堆满了永明帝的御案。
永明帝不能再不理,便下了一道圣旨,令各州郡自己筹粮赈灾。
对此事,太子和徐靖鞭长莫及,只能暗暗期盼大晋的郡守知县们都是能臣干臣。能及时筹措到粮食,赈济百姓。
至于今年的春赋,显然是不敢指望了。朝廷依然穷得喝不起西北风。
唯有永明帝,照旧美食美酒美人。内务府的银子都供给了天子纵情享乐。
臣子们私下咬牙切齿地痛恨怒骂:「这个昏君!迟早要将大晋的江山给折腾没了。」
「太子倒是仁厚果决,可惜身体太过孱弱。去岁太子发病,到现在还没痊愈。这回接连去福佑殿,又折腾得躺下了。诶!」
「其实,太子当日的建议倒是不错。太子这身体,指不定能熬到哪一天。立了皇太弟,仔细教导几年。万一太子有个三长两短,大晋还有储君,不会动荡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