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互相对视一眼,便默不作声地离开,各自回各自的部门找下属发火去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汴梁到封丘才三十来公里,赵骏是早上出发的,离封丘县还有差不多十里路,来回也就走了四个时辰,因此现在正处于崇政殿开会时间。
诸多宰相并不在政制院,赵骏和贾昌朝回到政制院里,看着空荡荡的堂屋,最后想了想,反正没什么事做,干脆就去崇政殿开会算了。
“年底的主要任务还是以清查各部门数据为主,在明年的施政方针上进行比较,务必要让明年的生产总值大涨。”
此刻崇政殿内,晏殊侃侃而谈道:“目前要落实的还是自然资源部上报的各地铁矿位置,大炼钢还是离不开铁矿,煤矿和铁矿按照汉龙的意思,由国家的钢铁厂和煤矿厂经营,但可以将一些小矿承包给私人老板。”
“嗯。”
赵祯听了点点头道:“大孙来大宋已经十年,从明年开始咱们就正式要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摆脱农业国的帽子,迈步走向新的台阶,这件事务必要做好万全准备,不能马虎,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机会。”
“请官家放心。”
吕夷简微微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工商部已经准备好了文件,政制院签署了,从明年二月份开始,允许各路按照自己境内的自然资源组建国企部门,兴办钢铁厂、水泥厂、纺织厂、砖厂。中央朝廷也会建立起全国性的大型央企,直属于政制院。”
“嗯,跟国营盐场、茶场、酒场一样吧。”
赵祯说道。
“是。”
众人应了一声。
大宋虽然开放原来的榷卖,允许私人参与进盐铁、茶酒等原来朝廷管控的专营买卖当中。
但这就并不意味着全面私有化,而是允许民间商人进来,国营榷卖依旧存在,并且直属于政制院。
部门的主事者级别与普通三级部门机构一样,根据规模大小分为正四品或者从四品,相当于省级或者副省级。
而且除了原来的专营榷卖以外,大宋还建立了海贸船运集团。同样是央企,每年组织船队前往日本、高丽进行贸易,规模极大,为大宋国库赚取大量的利润。
所以现在的形势大宋朝廷肯定还是以中央企业与国营企业为主,带动私人公司经营,再慢慢放开商业管制,加大商业繁荣程度。
众人正商量着明年要新颁布的政策,便在此时,王守忠敲了敲门,随即走进来汇报道:“陛下,知院和贾相回来了。”
“哦?”
赵祯纳闷,看到赵骏和贾昌朝已经进来,便问道:“汉龙、子明公,你们不是巡视黄河去了吗?”
贾昌朝走过来先向赵祯行礼,欲言又止。
赵骏则回答了一句:“走到半路上忽然又不想去了,就回来了。”
“哦,那就坐下一起聊吧。”
赵祯没想那么多,让他们一起坐下继续商量政务。
两个人就坐下。
“那就继续聊,接下来是谈明年科举改革的问题.”
吕夷简说道。
今年摊丁入亩还只是改革的一部分。
为了明年正式进入工业化,朝廷就必须做好应对工业化的准备。
比如明年的大基建项目;筹备交通轨道规划;开放全国报业;允许私商进入新兴领域;科举改革加入理科,培养更多的理工科人才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