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其间,仿佛时间都能停止在一刻,总不禁令心神沉醉。
州城内的景象也很“江南风味”。
一边是街、另一边就是或宽或窄的河流,处处是各式的大小木桥、石桥。
河面上,还穿梭着花船、渔船、观景船、行船、商船等等,大小也不一。
看着繁忙、听着热闹,却不会给人一种紧张和局促、或者焦虑感。
狄映慢慢沿着这样的街道行走着,看着、听着,只觉心底都是柔软的。
但有些人,却是并不懂得惜福二字是怎么写的。
河面上,一条小船上、一位四十多岁、头发已花白的中年妇人,带着满脸的疲惫和悲苦之色,一篙一篙地在撑着小船。
小船有个到处补过窟窿的竹篷,篷底下、船底上,摆放着破旧的被褥、陶锅、陶碗之类,还有一个小小的、没有燃起的炭炉。
船头木板上,妇人站在那里,脚边,有个大竹筐,里面,是一支支新新鲜鲜、还带着水珠的、含苞待放的荷花。
显然:妇人是吃住都在这条小船上,平时就靠卖花为生。
“杜婶子?又出来卖花了啊?我家今日正好有客要来,你划近些儿,我挑两支。”
街岸边,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掩着个小篮,笑着招呼卖花妇人。
杜婶答应一声,将小船靠过去,放下竹竿,再将整个花筐抱起、举高、顶在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