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狄映离开宁州后,宁州的百姓们,自发地还了他一个公道。
州城正中、一尊狄映的塑像、一块铭刻着狄映功绩的高大石碑、直直地矗立了起来。
这是百姓们、发自内心对狄大人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听说了此事的狄映,去信让桓凡将石像和石碑,都挪去了宁州最高的一座山的山顶上。
百姓们有意见。
桓凡便将狄大人跟他们说的话转达。
“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而已,大家伙儿的好意、我狄映心领了。就让它们站在高处吧,或可佑宁州一时安宁、足矣。”
百姓们沉默了,都搭把手、照着狄大人的话去做了。
而每当再有人因为民族之间的矛盾、想干仗的时候,抬头就能看见那座山、就都能想起狄大人。
就偃旗息鼓了。
狄大人希望他们好好的,那他们就都好好的。
……
老皇帝听到御史郭瀚、绘声绘色地、将狄映如何深受宁州百姓们爱戴之事形容了后。
将狄映升任为了从二品的、江南巡抚使。
此时的狄映,脚还没有踏进大都城、就又被皇帝陛下给踹远了。
“陛下是真不待见我啊。”
狄映拨转马头,笑呵呵地去了左金吾卫。
再次挑选了二名小将尉、三十名金吾卫、充任为自己的侍卫队后,奔赴了江南。
江南道,涵盖之地非常宽广。整个国朝境内、除了陇右道,就数江南道的面积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