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夷说罢,扬手拍了两下,立即便有一队他的学生弟子端着食盘过来,将早已准备好的各色瓜果、酒水摆在草坪之上。
原本散在四周的大儒们也纷纷聚拢过来,自动围坐成一圈。
「瞧我这老糊涂,汾城伯才来京都不久,与在座的诸位都不相识,却是喝的哪门子酒来。我既为主位,就先来打个样。」
说罢,黄粱夷将身前的大海碗里倒满漂浮着碧绿米粒的浑浊米酒,好似江湖豪客一般的双手端起朝荣非敬道。
「老夫国子监祭酒黄粱夷,敬汾城伯。」
「雅琴书院方大同,敬汾城伯。」
「岳山书院高彬,敬汾城伯。」
若非事先知晓在座的十五位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荣非差一点就以为自己是上了梁山。
这哪里像是大儒,分明是一群江湖豪客。
每有一位大儒做过自我介绍,便会朝荣非敬一碗酒。
荣非作为晚辈不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回敬。
虽说只是自酿的米酒度数不高,但荣非本就没啥酒量,再加上中午没吃饭,肚子里没有垫底的,连续十五碗米酒下肚后,身子就已经开始左右摇晃了,眼神也开始变得迷离起来。
黄粱夷见状偷偷给身旁的高彬、方大同递了个眼色,二人会意呵呵一笑站起身来,举着酒碗朝荣非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哈哈哈,老夫生于南境随州,随州江河遍地、风景如画,正如汾城伯诗中所描绘的这般。乍闻这首《忆江南》,老夫便忍不住思乡情切,泪流满襟。只为此诗,当再敬汾城伯一盏。」
「是极是极,汾城伯诗才斐然,令吾等汗颜。今日适逢其会,莫不如汾城伯现场赋诗一首,让我等鉴赏一番。」
「不如就已此时此景为题如何?」
「好好好!」
众位大儒纷纷起哄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