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闲话红楼

1、稚子非愚拙(3/3)

薛蟠不知为何今生他会变得浑浑噩噩,是指精神与身体总是不够契合,虽然也有可以控制很好的时候,但是总像是把一个大海装进了小湖里,力不从心。所以,在外人看来他总是有点呆气。

但是,这四年他并非痴傻度过。在爹娘面前,他尽力表现的像个正常孩子,虽然能够控制住这种傻气的时候不多。那他就尽量不哭闹,不让已经忧心的父母在烦心。

薛父无论他是否有回应,都坚持不懈的教导他识字读书,薛母也总是对他说着那些坊间趣事,想要逗得小儿笑笑。所以,薛蟠在这种不计回报的亲情中,渐渐地安心下来。这四年不知道是不是那种怨气的消散,他的呆症似乎有了起色。

看来要和爹说说,自己总是能好的,不要再吃那个苦药了。

只是,最近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薛父一直在外面应酬。

薛蟠是从晚上的吃食上看出来的。

要不徐嬷嬷说,这个呆子就会吃呢。

薛蟠第一世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那是各种添加剂横行,有这个吃的心,也要掂量一下。

而第二世的上辈子,也许一开始是穿越的心态作祟,后来是肩负的沉重责任,让薛蟠没有那个时间去吃。想的、念的不是如何和那帮老货扯皮,就是怎么进行洋务,着手国家自己的工业改革。

不过还是败了,他嗤笑一声。他倒是能对李鸿章感同身受了。

根子上烂了,早就来不及了,要是早个一百年,在九龙的时候,四爷的时候,一切也许还行。

但是清朝对于汉人的压制,对于新兴思想的遏制,也许不能因为他而改变。改变一个帝王,一个满人的帝王,薛蟠自认为难。

后来,他看着像是放下了,看看食谱,也尝试写写像是《天工开物》、《海国图志》的书,却最后一把火烧了。

没意思,也对他来说没意义。

再后来,他回想着那些早就模糊了记忆的清穿文,有种哭笑不得的无奈。

许是没有那个命吧。

他也好,他的祖国也好,都没有从来一次,就能翻盘的命。

“今天的午饭还是酸笋鸡皮汤吗?”薛蟠突然问道。

就听见门外面传来荆芥的回答,“夫人备下的还是这味汤,老爷今天还是有酒席。”

话有点没有头尾,但是薛蟠却明了,酸笋鸡皮汤适合解酒,所以看样子薛父今天又出去应酬了。这么频繁的应酬,和这个时节的买卖情况不太相和,薛蟠觉着今天要打听一番,外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

据不完全考证,本文设定,薛蟠大宝钗6岁,大黛玉9九岁,宝玉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