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这样价格低廉的印刷品先不说,用不上彩色印刷术。但杂志就不同了,各类杂志定位不一样,有些杂志就是挺贵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各种时装杂志,这类杂志不怕成本上升!
事实上,时装杂志很多以前没有彩色印刷的时候就直接用手工上色了(所以发行量始终高不了)。所以现在有彩色印刷术了,简直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
这些杂志顺理成章地就用上了彩色印刷。
而现在就是要在这些杂志上登彩色广告画。
至于公共马车上贴彩色广告画就更没什么了,找能够做彩色印刷的印刷厂印刷一批彩色广告画,然后向公共马车的运营商缴纳广告费就能贴广告画了。
虽然在公共马车上贴广告画属于很新潮的广告方式(毕竟公共马车本身也没有出现多少年),但大家好像立刻就发现了公共马车是一个天然适合打广告的地方,公共马车运营商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奥斯汀先生这样的商人了......
“这是...鲁本斯小姐?”在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后,男孩儿倒是比女孩儿更先被吸引了。
要从彩色广告画上看出画的是谁已经很难了,报纸上的黑白广告画更不可能看出人物原型。不过看不出来,也会有注解说明这一点——这就是女演员与报纸结合中,‘女演员’的部分。
薇薇安上辈子时,广告借用明星的知名度更像是理所当然。而在明星的影响力、知名度都没有那么大的时代(就是现代传媒还没有那么强的时代),不是也有月历牌、香烟盒上的美女么?这些美女中电影演员也不少。
而这辈子连电影都还没有,大众之中的‘明星’也就是歌手、女演员这样的了。虽然总体知名度和现代明星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横向对比,影响力其实还可以了。毕竟此时人们的娱乐活动也很少,凡是能够经常听音乐会、看演出的家庭,对歌唱家、女演员如数家珍并不奇怪。
‘鲁本斯’小姐是此时美林堡最出名的女演员之一,很多贵族和大富商都为她的魅力迷醉,追求她的年轻才俊可不少!稍微普通一些的男青年甚至没机会见她呢!
不过追求者是一回事,奥斯汀先生这样谈合作的商人又是另一回事。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嘛!奥斯汀先生认识的演员可不少,虽然没有‘鲁本斯小姐’那样出名的,但通过这些人见她一面却很容易。
不只是鲁本斯小姐!广告画里用了两个女演员的形象,还有一位‘罗兰小姐’,她也是现在美林堡正当红的女演员呢!
“哦,是的,鲁本斯小姐和罗兰小姐...她们可真美啊。”女孩儿也注意到了广告画上的两个美女原来是当红的女演员。
其实看报纸上的黑白广告画根本认不出两位女演员,要说那样的形象有多美,也只能说奥斯汀先生找了一位足够高明的画家——一个人的照片美不美,都有很大可能取决于摄影师的技术,更不要说画像了。
不过这个时候那些也不重要...好的广告画就是这样的,商品本身并不是主角,主要的人物也只是看似主角!重要的是给潜在用户一种感觉,预设一个场景,潜移默化地让商品和这个具有诱惑力的场景挂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