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魔世界归来,先做人工智能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成神之路(3/5)

因算法也出现了改变,这就导致了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擅长的领域完全不同,因为处于量子叠加状态,所以在类似于‘求最优解’的时候,会导致量子计算机每增加一个量子比特位都能让算力成指数级增长,相当于2的N次方。

目前估算的可观测宇宙原子数,也就是2的三百次方量级!

不过因为观察后会塌缩出现一个结果,所以目前量子计算机的局限性暂时只方便用来求最优解与同步表达。

比如制药业,靠着对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找到最优的分子药物排序。

又比如材料学,碰运气的方式下加入量子计算更容易得出最优比例。

再比如……

DNA最优序列!

而且如今量子计算机本身,除了算法方面的限制外,最主要的还是在物理运用的工艺上。

目前主流的量子计算机基础结构之一,使用的物理规则就是靠电路中有无电子震荡激发的两种状态,当做量子比特的0和1。

而电子震荡激发这种量子领域的信息观察,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导致观察结果出错的。

为了排除干扰,尽可能的提升精度,要用到超导电路,也就是说如今打造的量子计算机大多是有着不小的体积,看着好像冰柜一样打造出超导电路,来确保尽可能的增加精度以及量子比特数,并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的干扰!

而类似光量子计算机之类的名称,也都是对量子比特表达方式的区别,从电子的变化变成了光子的变化。

比如平行世界未来国内的量子计算机‘九章’用的就是光量子来进行物理表达,对比电子表达各有利弊,除了探查阶段需要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外,其他过程需求会更低一些。

安布雷拉靠着光学镜片优势,理论上如果用正常技术发展的话走光量子方向其实也是有潜力的,不过很显然,王易自己徒手撸的话,还是银外层电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靠着正常的手段来说,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干预、观测乃至于影响都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就算把超导技术都运用上了也才开始勉强初步形成了量子计算机诞生的基础。

当然,除了这两种主流之外还有其他精度并不怎么高,以其他物理方式当做量子比特表达的计算机,比如利用量子隧穿之类的。

这种方式对工艺需求相对较低,从而大大的增加了量子比特位数,这种类别的几千量子比特位都有,但精确度却是相当低,几乎没什么实用性。

而王易所做的,就是通过这段时间对于魔数的钻研和提升,利用魔力固化了银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