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版)

分节阅读_857(1/2)

,双脚,安定门、德胜门,我们都未触动,整个布局未变,只在细处规划做了规划,国公瞧这里……”

夏浔打断他的话道:“玄之又玄的事情,不可不信,亦不可尽信,更不可全然以之为凭仗。工部承建北京,对周围一切有所关联的环境地理,都要注意。神仙也有打盹儿的时候,万一这位三坛海会大神一时疏忽,镇不住无定河,再叫北京受了水患,皇上大怒,可不知要多少人头落地了。尚书大人,对无定河的治理,万万不可懈怠,要下大力气,总有一天,叫这无定河变成永定河,才可永解北京水患!”

宋礼忙道:“国公放心,河道治理,亦有专人负责,工部是不会懈怠大意的。”

两下里又分说一阵,宋礼卷起图纸告辞,夏浔急忙绕回书房,戴裕彬正等在那里,一见他来,连忙行礼,夏浔摆手道:“不必拘礼,坐下说话。”

两人坐定,夏浔道:“小樱已经叫王如风率人护送着,往鞑靼去了。此前,我已分别叫辛雷和费贺炜往辽东和西凉一行。这边,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可以向鞑靼阿鲁台表示善意,而西凉和哈密则可以好生敷衍着瓦剌,叫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手一搏。”

夏浔闭了闭眼睛,缓缓又道:“现如今,朝廷有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牢牢掌控着北疆,西边有甘肃卫和哈密卫牢牢控制了西凉和哈密,自帖木儿帝国内乱以来,他们的势力渐渐撤出别失八里,现如今能影响别失八里政局的唯有我大明和瓦剌。我大明就像八臂哪叱,已掌控八方。

瓦剌野蛮,屡屡西侵,别失八里王沙迷查干只能全力倚赖我大明,近两年来,别失八里屡屡入贡,其王沙迷查干但凡国内发生大事,莫不禀报天朝,由我大明天子裁决,等瓦剌一旦势危,必定更加倚重天朝。将来若是平定瓦剌,迫其就范,可能还需要别失八里援之一臂之力。

因此种种,别失八里的作用很大,可我们此前在西域一直就未曾打开过局面,就是情报收集也不见成效。当然,这也是因为此前我们的重点不在那里,人手也有限。可如今不同了,你此前的情报收集卓见成效,我这次叫你来,就是希望你到那里去,务必趁此良机,打开西域局面。”

戴裕彬起身道:“卑职遵命!只是……鞑靼这边……”

夏浔微微一笑,道:“这边你不用再操心了,事到如今,皇帝会亲自关注的,有锦衣卫在里边掺和着,咱们不宜再频频露面,现在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干咱们这一行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才是运长命久之道!”

戴裕彬不再多言,拱手道:“卑职马上赶赴西域!”

第973章草原上的红色曙光

初冬的饮马河,天气好的时候阳光灿烂,万里晴空,不好的时候冷风嗖嗖,风沙满天。

今天刚下了初冬第一场雪,雪浅浅的、薄薄的,不到傍晚大部分便消融了,草原上东一块西一块,残留着片片白雪,就像难看的疤瘌头,要等真正的大雪下来,覆盖了整片草原,沃雪千里,那才好看。

不过,雪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对草原上的入来说绝不是一种享受,如果那样的大雪下来,对以农耕为主的百姓来说,固然是一件喜事,对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来说却是一个大麻烦。雪后总是寒冷的,虽然储备了大量的草料,可是牲畜御寒也是个大问题。

这里是阿鲁台部的驻地,距辽东开原和兀良哈三卫的领地很近。

冬天的时候,游牧部落会选择一个地方定居下来,等春暖花开再游牧,所以若是以前,鞑靼定居汗帐绝不可能设的离辽东这么近,不过现在鞑靼向大明称臣,与辽东的关系日益密切,完全不虞双方发生战争,这些顾虑就没有了。

今夜很宁静,而且有些暖和,雪刚下的时候,天气总是暖和的,要到次日才会感觉到寒意。

今夜的风不大,黑色苍穹下看不到几颗星星,那夜空中一定布满了乌云,酝酿着更大的一场雪。

牧地上也静静的,牧入们都躲在帐蓬里,偶尔会有牛羊的叫声和骏马的长嘶传来。

阿鲁台的营帐里温暖如春,正在举行一场晚宴。

马头琴、科库儿等乐器奏起欢快的曲子,节奏鲜明,乐曲生动。

四个少女,穿着鲜丽的蒙古袍服,正在大帐中央表演筷子舞,每位少女都双手各握一把筷子,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双手时而交叉胸前击打筷子,时而俏皮的击打双肩,双手交叉于腹前击打筷子时,于欢快之中尤其于男人一种愉悦的视感。

她们跳的是快舞,长辫儿飞扬,飘洒矫健。当乐曲的节奏变得既轻松又急骤时,一双筷子上下翻飞,在周身各处敲击出明快的节点,把这场表演推到了高潮,头人们纷纷叫好,捧起大碗饮酒,或者用小刀切下大块的牛羊肉、血肠什么的,塞到口中大嚼。

阿鲁台太师坐在上首,与众首领们的欢畅愉快的神情全然不同,即便是在笑着,他的眸子也是清而冷的。他现在是大明钦封的和宁王,鞑靼真正的主人。虽然现在鞑靼的实力较之以前弱了许多,但他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再也不用藏的大汗的阴影之下发号施令,这样的荣耀和满足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抗拒来自瓦剌的压力,这两年阿鲁台频频向大明纳贡,表现得十分温驯。利用他是大明钦封和宁王,乃是大明臣属的身份,同辽东和兀良哈三卫加强了经济往来,像今年冬天,他除了令所有部落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牧草和过冬衣袍、寝帐,还向辽东购买了一批米粮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他兵精粮足,他有信心在几年内就恢复元气,重新与瓦剌抗衡。

不过,同辽东的交往中,他也发现,兀良哈三卫已经变质了,曾经以游牧为生,骁勇善战、精于骑射的兀良哈三卫,现在势衷于农耕这种更稳定的生存方式,也热衷于经商、做生意,兀良哈三卫的领地里出现了大批的汉人,由于他们带来的诸多好处和财富,被兀良哈三部奉若上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