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版)

分节阅读_581(2/2)

一旁巧云姑娘看着不是事儿,早已飞也似的跑去后宅搬救兵了,让娜出去时,小荻眼珠一转,跟出去对她耳语几句,让娜心领神会,在外边磨蹭了好长时间,估摸着实在磨不过去了,这才取了一条长棍回来,粗如鸡卵长有七尺,是硬桦木做的,这一棍下去,就是个成年壮汉也要抽得骨断筋折,何况这么两个水灵灵的小丫头。

苏颖虽然狠了心,想要相公教训教训这两个不争气的丫头,瞧见这样的家法也不禁骇然,她性情粗放一些,可没看出夏浔是有意吓唬孩子,一旁谢谢却是早就瞧出来了,因此与梓祺耳语两句,便袖手站在一边看热闹,根本不着急的。

苏颖是两个女娃儿的亲娘,忍不住便蹭到夏浔身边,轻轻扯扯他衣袖,低声央求道:“相公,消消气儿。这样的棍棒,闺女如何消受得起?”

夏浔知道自己两个闺女年纪虽小,人却机灵,既然要装样子,可不敢装得一点不像,依旧唬着脸,沉声道:“今日不舍得教训,长大了依旧这般顽劣,还不害了咱家的门风?不成,今日定要狠狠教训她们一番。把家法给我!”

苏颖急了,暗把银牙一咬,就要也在夏浔身前跪下去,替两个女儿求情,就在这时,巧云紧赶慢赶的,把救兵请回来了。茗儿在后花园坐着秋千,看着思雨和思祺两个小丫头在身前玩耍,忽然得了巧云送来的信儿,便急忙随她赶了过来。茗儿已经微微有些显怀,巧云怕她绊倒,和另一个丫环一左一右地扶着她,后边几个奶妈子抱着思雨和思祺,一大家子全到客厅集合来了,瞧着好不热闹。

“老爷若要对她们施家法,那就先对妾身用家法好了!”

茗儿还没进门,一句话就先送了进来,夏浔看了眼茗儿身边跑得小脸通红的巧云,明知故问地道:“夫人这是干什么?”

茗儿进了屋,对夏浔道:“闺女淘气,戏弄先生、不用心学问,这是妾身管教不严之过,老爷要惩罚她们,那就该连妾身一并惩罚才是!”

夏浔赶紧起身,扶她坐下,说道:“夫人正怀着身孕,切勿动气。自已的骨肉,我就舍得打么?可这两个孩子实在顽劣,再这般纵容下去如何得了?”谢谢掩嘴偷笑,看看时机差不多了,这才上前说道:“教训自是应该的,可她们小小的人儿,哪禁得起这般棍棒。老爷看在夫人面上,这一次就饶恕了她们吧。若是她们以后还不知悔改,再予家法惩戒也就是了!”

梓祺和小荻忙也上前解劝,一帮人七嘴八舌说了半晌,夏浔才“不情不愿”地应了,对两个丫头把眼一瞪,喝道:“今日且饶了你们,再敢淘气,一定家法侍候!还不快去把先生讲的这篇文章抄上十遍,老子回头要检查的!”

子女的教育,在府里是由当家主妇负责的,杨家的规矩不像别人家那么大,茗儿对这两个小丫头就不好过于严肃,杨家上上下下,也就是她们的亲娘,动手打过她们的屁股,自然不可能用多大力气的,所以两个丫头平时颇有点无法无天,如今一看娘亲不管用了,连家里做主的大娘都做不了主,众位姨娘一起出面,再替她们求了情,免了这顿打,心里头是真的害怕了。

当下,两个丫头唬得连声道:“谢谢爹、谢谢大娘、谢谢娘、谢谢各位姨娘,我们以后一定不敢了!”

说完偷偷窥了一眼夏浔的脸色,见他沉着脸点了一下头,这才敢爬起来逃出去,思雨和思祺在奶妈子怀里叫:“姐姐带我去钓蛤蟆……”

两个小姐姐哪敢搭腔儿,一溜烟儿跑得不知去向了苏颖看连正室夫人都惊动了,相公才肯饶过自已女儿,心里一酸,便想掉下泪来,忽见原本板着脸的夏浔卟哧一笑,站起身,抖开那团月衫子,对茗儿得意洋洋地道:“夫人,你来看看这件衫子,瞧,这都是咱闺女画的,怎么样?我觉得比她们露蝉舅舅画的还好呢!”

第647章旁敲侧击

苏颖一愣,始知不但女儿被相公骗了,连自己都受了戏弄

茗儿又嗔又笑地道:……你呀,以前你一点也不着急,现在刚回来没两天就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可别把她们吓着。

夏浔道:“那两个丫头皮得很,铁随她娘,不摆出大阵仗,哪镇得住她们。”

苏颖听了便有些不依,嘟囔道:……人家几时这般模样了?”别看她比夏浔还大着几岁,可在夏浔面前,也像个小姑娘似的,大概是因为夏浔对她们的宠溺,不知不觉便模糊了年龄,颠倒了位置。

夏浔笑笑,有些严肃起来,说道:“这位苏博士的学问,那是勿庸质疑的,不过……人家是国子监里教授未来国之干臣的,按照这个标准教咱们闺女,也着实的难为了她们。这才多大的孩子,就开始学大学了?叫她们知书达礼也就是了,又不是要她们去考状元,我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减轻或者放缓经史子集上面的学问,她们既然喜欢绘画,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叫她们在这方面多下点夫,也能事半功倍。”

西厢乐班子正在演练歌乐,思祺趴在老妈子怀里,随着那隐约的音乐节奏,小一扭一扭的正自得其乐,夏浔便指着她笑道:“瞧咱四丫头,也不知道是喜欢音乐呢还是喜欢舞蹈,她对什么有兴趣,将来就重点学什么吧,孔圣人不是说了么,要因材施教。女孩儿家不用那么严格,都是正经的学问,哪一些造诣深些都是好的,不一定要个个出口成章做个诗词歌赋尽皆精通的大才女,你们说呢?”

孩子未来的发展,这基调当然是由一家之主来定,夏浔这么说了几房妻妾自然无不同意,茗儿这位置上,也有她的难处,她是杨家主母,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可是这个度不好掌握,管教太严厉了,容易叫人说三道四,若是放任自流,不予她们最好的教育同样会叫人非议,现在夏浔定下了基调,她也好办多了。

一家人顺势在厅里坐下来,茗儿问道:……老爷从辽东刚回来,照例得歇息些时日,皇上急着召你去,有什么大事么?”

夏浔笑道:“没甚么大事,就是让我牵头编本书。”

茗儿笑道:“皇上倒真重视文教,又要编什么书了?”

夏浔道:“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