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部侍郎张凌弈一见皇上嘉许辅国公,也兴致勃勃地凑趣道:“皇上盛赞北京变化巨大,气象一新,其实此间变化比起辽东的日新月异,那可是差得远了,如今辽东武功正盛,文教风行。为武将者个个盼着为朝廷立下战功,封疆列土诸族头领却将子弟这系府学,以受王道教化,辽东军民,对杨旭莫不敬仰服从,一呼百喏,应者云从的大好局面,以前可是没人办得到的!”
朱棣“唔”了一声,北京行在礼部郎中曾亮笑道:“微臣还想起一件事来,杨旭宣抚辽东,威名远振,原本臣服于朝鲜的那些部落见此情形,纷纷归附于我朝,朝鲜气不过,多次遣使辽东,同杨旭交涉,都碰了软钉子回去……”
他还没说完,旁边有人拉了他的袖子一下,曾亮若有所觉,当即住嘴。
朱棣睨了他一眼,淡淡一笑,道:“好啦,朕有些乏了,且回行宫歇息一下吧。”
朱棣的行营便是他做燕王时的燕王府,本就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住着也舒适。
一到行营,诸臣便辞驾散去,皇帝的随行人员忙着安置各人住处,随行的大太监本就是原燕王府旧人,熟悉原来的布置,也就依照旧例,安排皇上、皇后和诸人的住处。
朱棣俟群臣辞驾散去,单独留下了邱福和雒佥,有关北京及其附近府县如今的详细情形,他还是要问个清楚的。留人之际,朱棣着意地扫了眼群臣,忽把北京行五军都督府的佥事唐杰也留了下来。这唐杰在北京行在官职不低,所以一直都在朱棣近前,朱棣早已看到他一脸落寞,迎驾时固然强颜欢笑,听人说起杨旭时更是一脸的不自在,便暗暗地留了心。
等他回到王府,先让邱福和雒佥在外殿候着,独把唐杰召进,待他刚刚施礼完毕,便突然问道:“唐杰,朕见你一路伴驾,郁郁寡欢,可有什么心事?”
夏浔过了山海关,大队人马正折向北京城。
这一天过了卢龙,忽然有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迎面赶来,很快就被带到了夏浔的车驾之中。
这人叫王如风,也是潜龙秘谍的一员,以前却是双屿一个海盗。
夏浔最初的班底中,很多成员来自于燕山三护卫,这些人的忠诚和能力勿庸质疑,但他们本是皇帝的旧部,所以大多被留在了飞龙秘谍之中,而潜龙的主要成员则多是他在浙东羊角岛培养出来的嫡系亲信。如今夏浔要打探京中消息,为安全起见,动用的就是与燕山三护卫全无关联的另一套人马。
“国公,皇上已经到了北京城。邱福、雒佥率北京行在的官员前往迎接……”
王如风向夏浔仔细禀报着北京城里的消息,潜龙秘谍的大部分成员,只知道他们的总头领叫夏浔,知道自家老大的真正等分是辅国公杨旭的寥寥无几,能知道他真正身份的,自然是嫡系中的嫡系,绝对的亲信。
夏浔静静倾听着,不时插嘴问上两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