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队一队射击,二队装备、二队装弹的三段式射击,让枪弹如急风暴雨,雨骤不绝,配合着虎威炮震耳欲聋的咆哮,盖苏耶丁不由瞿然变色,他当然看得出这样的火器杀伤力何等可怕,甚至那枪炮声发出的巨响,都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
盖苏耶丁脑海里已然出现了这样一副画面:他率领着成千上万的贴木儿铁骑,拔出锋利的弯刀,骑着雄骏的阿拉伯战马,像一阵狂风卷过来,突然前方弹石如雨,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那些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巨响的战马登时乱作一团,自相践踏,干军万马未等冲到敌人近前……便自相蹈踏,死亡无数。
盖苏耶丁抚着胡须,暗暗转着心思:“欲与大明为敌,必须得让我们的战马适应这样的轰鸣声才行……”
“呼~”
一阵冲天的火焰弥漫了前方十余丈远的空间,盖苏耶丁的手僵滞在胡须上:“这……怎么和魔鬼的希腊火一般可怕?遇到这样的火焰战车……该当如何抵挡?唔……”如果野外作战,这样的战车行动不便,完全可以利用骑兵优势拖垮他们。不过……我们一旦进攻,大明就是守方,倚仗着坚固、高大的城池,如果再加上这样的喷火车……”
盖苏耶丁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一时之间,他还想不出用什么样的武器来应对这样的先进武器。
随后,土狼兵、白杆兵表演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拒敌的训练项目,盖苏耶丁的眉头皱得更紧,方才他已经见识过大明的骑兵了,单就骑兵来讲,无论是马术还是战马本身,都比他们这个马上民族要略逊一筹。
这是正常的,一个农耕民族的骑兵队伍,如果骑兵的整体素质比他们游牧民族更高,那就真的太逆天了,可是如果配合着这种劲弩和长枪兵,完全可以抵消他们贴木儿帝国战无不胜的骑兵的厉害,不只是轻骑兵,如果大明军队在长枪兵劲弩兵和骑兵间再配备几门重炮,恐怕重骑兵也……
盖苏耶丁和乌兰巴日交换了一下眼神,俱都心凛然
阿尔都沙是个文臣,不通武艺,站在台上只能是外行看热闹了,眼看着明军盛大的军威,阿尔都沙不禁对盖苏耶丁用他们的语言感叹着道:“明军衣甲鲜明,军容齐整,如此威势,在可汗所面对过的敌人,是前所未有的。
盖苏耶丁听了顿时心头一凛,他方才也看到了,却并未深思,此时阿尔都沙的一句感慨却触发了他的感想,他注意到,这些明军,近十万的明军,高矮胖瘦都是几乎差不多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明有着充足的兵源,这些演武的军队不是随意从哪儿就调拨过来的一支军队,而是从不同的军队选拔出来的。
其标准不仅仅是勇武善战,还要符合高矮胖瘦的要求,所以眼前的这支军队固然骁勇,却未必代表着明军的最高战斗力,他们之所以出现在这儿,是需要符合体型这个统一条件的,依此推算,大明拥有多少善战的军队?再看他们服饰衣甲,都是崭新锃亮的,如果大明没有充足的国力,能随时提供十万套全新的战服和盔甲么?哪丁心凛凛,从这此表象显示的数据不断估算着大明真实的军事实力,阿尔都沙又道:“方才,辅国公说这是十万人马,对吧?大汗对‘闪电’巴耶塞特一战时,是动用军队最多的一次,骑兵、火枪手和战象部队,一共也不过十五万人,大明仅仅用了一个月,就能动员十万大将汇集到这里……”
盖苏耶丁再度默然,做为军事将领,他比阿尔都沙更清楚,除去必须用来守卫本土的军队,大汗能够动员的最多军队上限只有二十万人左右,再多就得抽调负责农耕和放牧的青壮劳力,那些可是维持国家基本生存需要的力量。
事实上后来贴木儿东征,军队数量也就二十万左右,剩下的几十万人是后勤人员和牧民,因为他还驱赶着数百万头牛羊呢。
当那些极具尚武之风的山东民壮也走上场时,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