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版)

分节阅读_232(2/2)

詹事府增置资德院。翰林院复设承旨,改侍读、侍讲学士为文学博士。设文翰、文史二馆,文翰以居侍读、侍讲,文史以居修撰、编修、检讨。殿、阁大学士并去“大”字,各设学士一人。其余内外、大小诸司及品级、阶勋,悉仿《周礼》制度更定。

文武百官开始发现,这位被皇上倚为臂膀的方学士忙不到点子上,朝廷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的具体事宜,他都毫不在意,他只顾钻在故纸堆里,痴迷于恢复上古时代的礼制,尽做些不切实际的倡议。原本笼罩在这位大儒身上的耀眼光环开始渐渐消退,时人失望地议论方孝孺,说他是:“醉心复古,尽为不急之务!”

但是朱允炆对复周礼似乎也是乐此不疲,他继位之初,刚刚下令合并州县,裁撤官员,做了些精简机构的事情,这还没几天,朝令夕改,又开始循古礼改制,增加官员了。原礼部右侍郎黄观,因为朝廷在尚书和侍郎之间又增加了左右侍中的官儿,他就顺理成章地从侍郎升为了侍中。

此刻,黄侍中正站在谨身殿里,向皇上呈阅朝鲜国王的奏表。这谨身殿现在也已被朱允炆改了名字,现在叫正心殿,并且增设了一名正心殿学士,现在出入于朱允炆身边,与他计议讨论国事的,基本上都是这个学士、那个学士,学风甚是浓厚。

“皇上,朝鲜国王李旦在奏表中说,他年老多病,想把王位传给他的次子李曔,恭请天朝天子予以恩准。”

自两汉至明朝,一千五百多年来,中国对朝鲜半岛北部一直扔有主权,朝鲜政权的更迭,循倒是要征得中原天子的认可的。

朱允炆听黄观一说,立即敏感地问道:“朝鲜国王为何传位于次子,他的长子呢?”

黄观欠身道:“据臣了解,朝鲜国王长子李芳雨,原封为镇安大君,他早已过世了。”

朱允炆还是有些不满意,想再问问这位镇安大君有没有儿子,长子没了,就该传位于长子长孙,怎么能选择次子呢,不过转念一想,现在正要对付燕王,对朝鲜那边还是多做安抚才好,所以便没有问出口,便道:“那么,就依太祖皇帝时的规矩,准其所请吧,诏谕朝鲜国王,仪从本俗、法守旧章,听其自为声教,今后彼国事务,亦听自为。”

黄观听了不禁暗暗松了口气,他还真怕皇上问个没完,因为现在朝鲜那边乱得很,所谓的朝鲜国王年老多病,欲传位于次子,其实都是胡扯。真实情况是,李旦长子死后,他把最宠爱的八儿子李芳硕立为了世子,在李旦立国之战中曾立下大功的五子李芳远大为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世子李芳硕,软禁父亲李旦,然后拥立二哥李曔(又名李芳果),而自己实际上才是政权的真正掌持者。

朱允炆现在正在削藩,如果被他知道这些情形,不免会联系到自己身上,势必不肯答应朝鲜所请,那样的话,内乱未平,又要节外生枝了,所以见皇上没有多问,黄观赶紧答应下来。对于朱允炆的口谕,他并没有往笏板上记录,此人可是记忆超群,有过耳不忘之能的。

这位黄观黄澜伯乃是大明第一位连中三元的进士,实际上他是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时人赞誉他是“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那也是一位学习型的人才。

黄观见皇帝已经吩咐完毕,便躬身道:“是,如果皇上没有别的吩咐,那臣就退下了。”

刚刚说到这儿,内宦小林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往朱允炆面前一跪,双手高高捧起一封奏表,说道:“启禀皇上,北平燕藩有急奏入京,通政司急传文书房,文书房也未敢耽搁,叫奴婢马上呈与皇上,请皇上御览。”

“北平燕藩的奏章?”

朱允炆瞿然一惊,本来正要退下的黄观听了也是暗暗吃惊,二个人同时看向小林子手中那份云纹封面的奏章。朱允炆迫不及待地将朱棣的奏章抢过来,展开一看,两颗眼珠子差点没掉到地上:“燕王请旨回京,要祭扫孝陵,他……居然敢回京?”

第255章哪有雪中送炭人

朱允炆苦思半晌,始终无法理解四叔这么做到底是什公意思,他一抬头,见黄观还站在面前,马上想到应该找人共议,便马上吩咐小林子道:“快去,立即召方学士、黄学士、兵部尚书齐泰、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景清、练子宁到正心殿来见联。”

黄观一听,连忙欠身道:“臣告退。

朱允炆摆手道:“不不不,你也留下,一起议事。来,你先瞧瞧燕藩这封奏章,看他到底是何用意。”

朱允炆的亲信队伍现在已经进一步扩大了,除了帝师黄子澄早就是他心腹之外,这些人都是他登基后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前是他最信得过的人。

黄观看罢燕王奏表,沉吟道:“祭扫孝陵?燕王对朝廷举措不会一无所察”在此紧要关头,燕王居然要回京祭扫孝陵?此言不可信,燕王一定有什么别的目的。”

朱允效道:“不错,联也这么想,依卿之见,燕王想要做什么?”

黄观踌躇道:“这个,臣愚昧,对燕王一向并不了解,实在猜测不出。”

不一会儿,几个亲信纷纷赶到,朱允炆把上把燕王的奏章让他们传看,看罢燕王奏章,齐泰和景清手舞之、足蹈之,大喜若狂,齐泰连声道:夏浔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燕王返京,这是天赐皇上以良机呀,他既然要自投罗网京,皇上万万不可放过了他!”

景清也道:“正是,燕王这是自作孽、不可活。皇上应该马上答应准他回京,只要他一进南京城,那就是网中之雀、瓮中之鳖再也休想脱身了。”

练子宁大惑不解,他实在不能理解燕王怎么会蠢到这个时候进京,迟疑半晌,他才说道:“皇上这会不会是燕王试探皇上的一计呢?眼见北平军政法司各路首脑频频更换,燕王想是做贼心虚了,以臣看来,燕王这是以回京祭扫的理由试探皇上心意呢。”

黄子澄断然道:“不错,皇上如果不允许他回京,他明白皇上动手在即就会狗急跳墙,马上扯旗造反。如果皇上答应他回京,嘿!恐怕他也是绝对不敢来的,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