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飞快步追上赵军。,向他问道:“赵哥,咱为啥抓岗子走啊。”
他也是在山里长大的孩子,知道抓岗子走,就是踩岗梁子。
而岗梁子就是山脊,如果描述的直白一点的话,拿人的鼻子比做山岗,鼻梁骨就是岗梁子,两面鼻翼就是两面山坡。
陶飞知道走山路时,走岗梁子不累,但却不知道在打围里有啥说道。
赵军知道他纯是好奇,但也耐心地给他解释道:“小飞,这两边儿是秋子塘,容易猫野猪。”
“嗯。”陶飞点点头,谁都知道野猪在秋子塘里,是为了找着核桃吃。
赵军又对陶飞说:“要是打溜围,咱们不能抓岗子走。但要是打狗围的话,咱们领着狗在岗子上走,两边沟塘子,不管那边底下有野猪,狗都能从上头下去。”
“啊!”赵军这么一说,陶飞就明白了,毕竟是念过几年书的孩子,当即就道:“赵哥,我明白你意思了,就是抓岗子走,找到野猪的几率大。”
“嗯呢。”赵军先是应了一声,然后又道:“关键是狗从岗梁子上下去,把猪撵起来,猪是往对面坡上跑,这样只要咱们狗好使,撵十次猪,能抓住九次。
可咱们要是在沟塘子底下,猪搁坡上面。狗往上把猪冲起来,猪上到岗尖子,翻过去就下坡,这就没法撵了。十次能撵着一次,就算狗硬。”
赵军一番话,听得陶飞不说话,他现在就觉得这打围里的学问太多了,难怪自家老爷子天天嚷着要上山打猎,确实挺有意思。
三人继续往前走,五条狗散布在周围左跑右颠,这儿闻闻,那而嗅嗅。
忽然,花小儿身形一顿,往南坡下一望,猛地就冲了出去。
可刚跑出二十多米,它一下子就停在那里了,抻着脖子连叫不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