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九七章 大明的武装力量(3/4)

实际掌控的有效资源同样能比他们多一倍以上,技术水平也比他们更高。

大明有能力维持这样规模的军队。

当然,有能力去做,不代表真的要去做。

大明的本土、新天府、天南地区,基本都是绝对安全区,基本不需要多少常备军。

就算是把军队数量砍掉一半也完全足够使用,仍然能够整体压制泰西各国。

但是,大明的前任皇帝,朱靖垣的老爹朱简炎,其实有意用军事竞赛拖垮泰西诸国。

泰西诸国又签了海军条约,导致了一轮事实上的海军扩张潮。

再加上露西亚、普鲁士等国,本来就有自己的战争目标,本身倾向于扩军。

大明为了应对和威慑他们,也在对等的扩张自己的武装力量规模。

于是就导致了目前的这种结果。

目前的军事力量规模,仍然是大明能够相对容易承担的。

但是在朱靖垣看来,却多少有些浪费。

朱靖垣有后世的经验,在二战时代的技术水平上,绝大部分武器装备,仍然需要足够大的规模才能形成优势。

最典型的装备,就是这时候动辄五位数,甚至高达六位数的飞机。

导弹、制导炸弹、高性能无线电探测设备成熟后,作战飞机数量会直接缩减一个数量级。

海军方面的大量战列舰,以及一万多吨的火炮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有类似的情况。

制导武器量产服役之后海军对数量的需求也会缩减一个数量级。

这个时代爆出来的千万吨战舰和十万飞机,过了这个时代就会迅速的被淘汰掉。

但是这些装备也不能真的不造,顶多是缩减一些数量规模。

否则那些泰西人,就可能会怀疑大明虚弱了……

朱靖垣心中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将眼前的报告合了起来,开始说今天的正事。

确定阅兵式和阅舰式使用哪些武器。

这次阅兵不只是大明内部自己展阅,还要让世界上剩余的其他国家代表观看。

所以阅兵要有足够的威慑力,但也不能把什么都拿给外人看。

有些东西暂时还不宜公开展示。

简单询问了各方面的情况,朱靖垣根据前世的经验,给出了一个大体上的指导标准。

除非朱靖垣特别要求,否则展阅装备应当是已经广泛列装并且形成战斗力的。

就是只要拿出来给人看的东西,就得是大明军队里面正在用的。

如果双方爆发战争,对方会直接在战场上遇到的东西。

调试中的装备和战舰都不能拿出来显摆。

除非朱靖垣专门要求,否则服役不满一年的战舰同样不参与阅舰式。

如果有特别要求,已经广泛列装的装备同样不展示。

就比如说,喷气式战斗机和轰炸机,在四年前的时候就已经研发完成。

现在已经有多款型号服役了。

但是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全都被朱靖垣踢出了参阅队伍。

八万吨级的航空母舰,在年前也就已经服役了。

等到朱靖垣登基大典的时候,就已经服役满一年了。

到时候舰上人员操作也应该都已经熟练了。

但是也被朱靖垣踢出了阅舰式。

参与阅舰式的航空母舰,最大就是六万吨的级别。、

夏尔继位的时候,大明的四万吨航母,就已经去过泰西访问展示了。

现在六万吨的航母也可以正式对外公开展示了。

泰西各国之中,英、法、西研究航母已经有十三年以上了。

其他国家反应迟钝一点,在安康七年签订海军条约之后,也开始大力研发了。

泰西各国自己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