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二三章 反思与自信(4/4)

不过格伦维尔没有先说话,想要先听听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有没有新想法。

法国的代表塔列朗,和王储夏尔以及海军将领维尔纳夫讨论过之后,已经决定推翻上次会议中己方提出了的要求了。

但是塔列朗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主动开口“反悔”,应该与英国人争执之后做出“让步”,将航空母舰的吨位标准自然而然的放宽。

所以塔列朗现在也是一言不发,先等着英国人开口。

结果双方发现对方都不吭声,同时注意到了其他国家代表那带着征询和期待的视线。

再次沉默和犹豫了几秒钟后,两人不约而同的转脸,看向了西班牙代表曼努埃尔。

这意思好像是在说,上次会议是我们先说的,这次该你了。

曼努埃尔意识到自己躲不过了,就索性放开了:

“我认为,搭载飞行机器的新式舰艇,确实是一种全新的尚未定型的舰艇。

“目前对其直接制定过于严格的标准,都是在限制这种舰艇未来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应该制定一个相对宽松的标准,例如不超过主力舰吨位的六成……”

西班牙人一开口,英国人的格伦维尔就接过了话茬了:

“主力舰吨位不超过四万吨,六成就是两万四千吨。

“我觉得西班牙的方向是正确的,对于这种新战舰应该放宽一些限制。

“两万四千吨仍然略低,直接放宽到三万吨吧。”

塔列朗知道自己应该表示赞成,但却不能这么直接的表示出来:

“三万吨完全没有必要,一万吨就已经完全够用了,两万吨都已经绝对富裕了。”

塔列朗的退让表现的很模糊,大部分国家代表都没有注意到。

不过奥地利的梅特涅却下意识的看了塔列朗一眼,然后意有所指的故意总结说:

“也就是说,现在英国、法国、西班牙三国对于搭载飞行机器的新舰艇的吨位限制,已经聚焦到了两万吨到三万吨之间?

“我们接下来就是要确认,具体应该给多少吨位?”

塔列朗听了就直皱眉,自己的话表面上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把两万吨当上限。

自己实际的目的是在吨位限制上退让,会在两万吨基础上继续后退。

这个梅特涅这么反问,把两万吨当成是下限了,这家伙可能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意图。

如果自己的目标真的是两万吨上限,现在必须要站出来反对梅特涅的这个总结。

但是塔列朗想想自己的目标,最终没有再次明确的反对,而是说了一串车轱辘话。

法国人退让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意图接近,都不希望对这种舰艇做过多限制,但是西班牙人的要求明显要低一些。

其他国家基本都在看这三个国家的反应。

于是,经过差不多一天的磨蹭,三国把这种新舰艇的单舰吨位敲定在了两万八千吨。

法国人提议,将这种军舰正式命名为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和巡洋舰区分开。

各国都获得了八万四千吨的份额专门用于建设这种新舰艇。

最后又按照英国人的要求,修改了主力舰吨位限制的说明。

从可以使用主力舰吨位份额建设巡洋舰,改成了可以用上级舰艇的份额建设下级舰艇。

理由是航空母舰本身应该属于巡洋舰,但是现在被单独命名被列出来了,那就应该修改原有规则的描述。

不过主力舰的吨位上限仍然是限定死的,只能用来建设下级舰艇,不能用下级舰艇的吨位建设主力舰。

格伦维尔虽然让自己的语调和语言都显得不那么的重视一点,但是实际的要求提出来之后却是无法掩饰的。

他们显然是准备用主力舰的吨位来建设航空母舰。

几乎所有国家的代表都意识到,英国人对航母这种新舰艇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让外人难以理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