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增加养育单个孩子需要花费的精力和资源。
“父母能够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不断减少,需要提供给单个孩子的资源却不断增加,直接的结果就是孩子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
“这还是不考虑女性地位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上升,会越来越多的参与更过的社会工作,而不再只是承担传统生育义务的问题。
“同样也没有考虑生产资料的集中,生存资料通货膨胀等社会问题产生的生活压力。
“所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出生率会自然而然的降低。
“其实只有皇室、贵族以及高级的商人,这些不需要自己亲自带孩子的家庭,后代的增长才会比较接近于指数级。
“除非朝廷能够真正实现绝对的社会化抚养。
“让普通人只管生,不管养,那数量肯定会继续膨胀的。
“与此同时,生活资料的增加其实也不是线性的……
“最起码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不是线性的,增长速度可能比人口增加的更快。
“化肥的作用现在已经体现出来了。
“如果能够迅速普及,它能在几年内让粮食单产直接翻倍。
“人口要翻倍可能都要两代人了。
“我们不能保证技术革新会不断地发生,但也不能保证它不会继续出现。
“我个人的大致估计,如果未来不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大明的人口数量的巅峰可能会出在二十亿出头的时候。
“根本不需要考虑几十亿大明人的情况。
“到了您的孙子辈的时候,皇帝和朝廷就应该发愁怎么去提高生育率了。
“按照大明目前的掌控的土地来算,加上几十年的科技进步,到了那个时候,养育一百亿大明人也没问题……
“最后,以上的两种分析,都不能说明马尔萨斯的理论是错的。
“他那个理论,是在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理想情况下的逻辑。
“当然,社会学上是几乎不存在理想情况的。
“所以,我们大明不需要在意这个理论的存在,但是却可以把这个理论去泰西推广。”
朱简炎非常安静的听完了朱靖垣的长篇大论,并与世祖遗篇上的相关理论相对照。
然后再在自己心里自己评判相关逻辑的可信度。
朱简炎并不是完全盲信世祖遗篇,也不会盲信朱靖垣的各种理论。
世祖遗篇里面不只是有各种预料和预测,还有非常成熟的引导式的思维分析理论。
要求后世子孙先学分析方法,再去辩证的看待那些预测,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应用。
朱靖垣也不说话,就等着老爹自己在那边思考。
许久之后,朱简炎再次开口:
“所以……靖垣你的意思是,大明完全不需要考虑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
“大明的人口数量,远远达不到大明的土地资源承载的极限之前,就会开始下降了。
“所以,我们大明甚至要提前考虑,防止人口增长速度过早的降低的问题?
“你在这方面有没有思考过?”
朱靖垣再次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