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工厂出来的飞机,都有非常严格的登记。
“如果买家私自改装,抓到也是巨额罚款加上吊销驾照的处罚。”
朱靖垣听了微微点头,这些规定的制定,自己都有参与提意见。
基本上就是参考后世的汽车管理方法,然后针对飞机的特殊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
机架和发动机编号要统一登记,飞机外形尺寸要严格登记,要办理统一标准的牌号。
每飞行四十小时,八十小时,两百小时,一千小时的时候,都要到指定的机构接受一次不同级别的检查和养护。
就算是没有飞行,每个月也要去检查一次。
商业运营的飞机的养护也是类似的标准,只不过不需要个人送检了而已。
无线电设备是所有飞机标配,有空中锦衣卫随时巡查询问情况。
三千米以下空域管理放的比较宽,大部分省份都是全域对商业运营的飞机开放,城区之外对私人飞机开放,另外将特殊机构和设施周围设置成禁飞区。
所以私人飞机不能在城区飞,不可能在城市内自己开飞机上下班。
所以小飞机的用途,主要在距离几百公里的城市间快速旅行,以及农用和越野活动。
农用飞机是下单翼,越野飞机是上单翼。
而自己明显的大明航空的飞机设计,自己也是过目过的。
自己的产业是半官方的身份,当然不会留出那种通过简单改装就能突破限制的后门。
只有纯民间厂商才会那么干。
就像美国民用枪械的自动化改装套件。
现在大明民间是不完全禁枪的,也不禁止腰上挂着长刀剑出门。
但是本土对武器的管理的仍然是非常的严格。
因为传统上讲,佩戴刀剑本来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是什么人都能带。
只有拥有最基本的荣誉身份,包括考取了生员以上功名,以及获得了各级衙门颁发的荣誉士绅的身份,才能佩戴刀剑出门。
只有拿到了皇帝册封的最低的正式爵位,才能持有和携带枪械出门。
并且,大明始终没有对民间开放枪械制造行业。
所有枪械都是朝廷和皇室财团生产的,民间私自生产是绝对的重罪。
海外对枪械和刀剑的管制情况各不相同,但是绝大部分都比本土要宽松。
有些比较危险的殖民地,以及刚刚夺取的殖民地,当地的移民都是全民持枪的武装移民。
这些地方开发成熟之后,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就会逐渐收紧枪械管理了。
朱靖垣脑子里面过这些信息的时候,旁边的朱迪铠还在继续说明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