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三五一章 乐园(2/5)

朱靖垣一行人从新天府码头坐船出发,在宛如大海的银河河口漂流了大半天。

十二日上午的时候,才抵达了修园子的地方。

现在工地靠近海边的地方,已经修建好了小规模的码头,大型深水码头正在建设中。

这个海边实际上仍然是银河的河口,只是跟大海没区别了。

船舶慢慢靠上码头,朱靖垣带着夏尔和设计师以及工匠们上了岸。

在码头的管理处换乘大型客车,继续园林区域的内陆行驶。

经过几个月的修整和建设,这里的环境已经完全变了样。

这片地方,位于历史上的乌拉圭最东南角,属于潘帕斯草原的最东端。

这块地方每年的总雨水量,近似于大明本土的江南地区。

但是雨水并不集中在夏季,而是相对均匀的分散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

这里的天然植被是稀树草原,而不是温带的常绿阔叶林。

也就是说,天然树木不多,形成森林的地方不多。

主要集中在河流两岸,湖泊的附近,以及少量的丘陵山谷地区。

朱靖垣选的这块地恰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这里的天然森林是勉强能够连成片的。

而且当地的原生树木非常特殊,绝大部分都是天然的园林绿化景观树。

主要是假山毛榉、树商陆、南洋杉。

都没有令人不适的刺激性的气味,整体可以收拾的相对干净。

既然是天然的绿化树,那在朱靖垣的园子规划中,就把这些天然树木利用上了。

清理掉树林间隙的杂草,以及不适合作为园林绿化树的树木,其他的则尽可能的保留。

这些生长了不知道几千年的树木,绝大多数都异常的庞大或者挺拔。

像是南洋杉这种恐龙时代的活化石,高度基本都超过了六十米,树干直径常常超过一米。

旧大陆的商陆是草本植物,而南殷洲的“树商陆”,却是一种巨大的树木。

树冠宛如巨大的篷盖,能够遮蔽非常庞大的空间。

有这些巨大的树木在,园子里根本不用专门准备遮阴的地方。

设计要求尽可能在树木本来就稀疏的地方,清理出足够的空地建造各种设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