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策略更加的激进,具有一定的冒险性,适合次级强国,适合现有秩序的挑战者。
所以,主角采取了第一种策略,而没有采用第二种的策略。
我试图让不接受的几位兄弟理解,主角为什么要这么选择。
最后,不要把飞机当做某个突然的独创发明,那东西是有其发展脉络和过程的,伴随人类几百年,不要形而上学的孤立看问题,不存在主角不做别人就等着的情况。
附:二战各国飞机产量美国,1939-1945年,万架飞机,1941-1945年,297199架飞机。毛子,1929-1945年,136000架飞机,1941-1945年,112000架飞机。英国,1939-1945年,125254架飞机。德国,1939-1945年,113514架飞机。日本,1941-1945年,32377架或者万架。意大利,1万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