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十八章 夜不能寐(1/5)

大明朝廷给琉球国开出的条件,看上去充满了妥协和折中的意味。

对于琉球国的既得利益者群体,也就是实际掌控琉球国权力和财富的群体,都做了尽可能妥善的安置。

对于琉球国大量存在的混血明裔和土人而言,实际生活却基本不会受到什么直接的影响。

但是,这种看似浮于表面的改革,实际上已经触及了本质——殖民地的移民将得到帝国公民权。

历史上的英国,如果愿意在北美殖民地推行类似改革,那美国dú • lì战争很可能就不会爆发,或者不会dú • lì的那么的彻底。

给殖民地移民公民权,从而消除藩国殖民地的dú • lì倾向,就是这次改革最直接和最关键的两个目的之一。

另外一个关键是安抚工人和流民。

朝堂的老先生们和皇帝都能抓住真正的关键。

在达成关键目标的情况下,其他的利益都尽可能不去触动,让改革尽可能的平稳顺利进行。

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

如果直接开始最深层的改革,比如说彻底的直接的撤藩和废奴改革,那很可能会加速帝国的崩溃。

琉球撤藩讨论的时候,与撤藩有关的官方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其他藩国。

按照大明朝廷的惯例,每天朝廷放衙的时候,通政司会将当天需要公开的大事,通过电报通告本土布政使司和藩国。

相当于通过电报发送的邸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