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六章 索要支持(4/4)

“然后我们才能逼迫所谓反明同盟在谈判桌上让步。”

在藩国准备dú • lì的情况下,朝廷宣布撤藩设省,不会逼迫藩国反叛和dú • lì,反而能够降低dú • lì倾向,增加帝国凝聚力。

这个逻辑在古典王朝感觉像是做梦,但是在当今的大明帝国范围内,却是理所当然的现实。

然而现场的王公大臣的反应,也都非常的奇妙。

在朱靖垣说明的时候,就开始低声嗡嗡的酝酿说辞和情绪,等朱靖垣说完之后再次拱手,就立刻接连不断的站了出来。

“宣称自立的各藩实际上就是反叛,朝廷不但不予惩戒,反而予以优容吗,天朝威严何在?”

“藩国与海外皇庄人口至少两万万人,撤藩置省要重建两万万人的户籍信息,这绝非两三年内能完成的!”

“朝廷现在没有这么多的人力、时间,去完成两万万人的户籍调整,安抚本土民变乃是第一要务!”

“撤藩置省之后,藩国这两万万人的身份如何安置?是否要给予帝国公民权?”

“是否允许原藩国公民其参与大明本土科举?本土各省与原藩国地区的科举的名额如何划分?”

“藩国已经开禁而帝国本土仍然属于专营的行业,撤藩置省之后要如何处置?”

“藩国有,而本土没有的族群,撤藩置省之后如何安置?要给予什么级别的居民权利?”

“靖垣殿下,撤藩置省在中枢已经酝酿多年,始终没有实施,是因为牵连甚广。”

“撤藩应该徐徐图之,万万不可操切,操切必定出乱啊!”

有的是置疑,有的是提醒,有的是劝说,但是无论如何,大家都不支持撤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