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领着他们进了会议室,“找椅子坐吧。”
投影仪已经被教学秘书张达天提前打开,陈叶准备的课件被投影到了墙上。
大家落座,陈叶开始讲课,先是讲教学目的,然后点评了一下刚才两位医生的查体做得怎么样,然后……
进入了所有同学最害怕的环节——提问。
陈叶坐在主位,转了两下笔,目光淡淡地扫视全场一周,开始点名:“小刘,你来说一下,什么叫脑卒中?”
第一个被点名的小刘压力山大,定了定神才回答问题,好不容易说完了,他点点头,看一眼手里的花名册,继续随机点人:“蔡路同学,你来讲一下,脑卒中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脑卒中的分类有哪些”、“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脑卒中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哪些”以及“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只有一个人回答,一旦他觉得上一个人回答得不够全面,就会点下一个人的名字。
总的来说,陈叶的态度还算和气了,只要能回答得上来一点的,他都表示了鼓励,但也有例外。
比如有个实习生在被他问及:“脑卒中患者常用的保护神经和改善脑血管循环的药物都有哪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对方兴许是没有复习,磕磕绊绊地回答得非常不全面,一个药物的作用机制串到另一个药物那里去的情况都有,陈叶听到一半,皱着眉露出“真特么离谱”的表情。
等这个实习生停下来,陈叶先是纠正了对方的一些错误,然后开始毫不留情地批评道:“真是一塌糊涂!你大五了,药理学早就学过了吧?背书背成这样,你当初药理学怎么考过的?你不打算考研的吗,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了,你怎么可能复习成这个鬼样子?”
“学得这么艰难,你家里人知道吗?如果说你家长是金主,那他们对你大学的投资看来是颗粒无收了,都实习半年了还敢像大一大二那样,什么都不懂,你还想毕业吗?”
学生被他数落得内心羞愧又惴惴不安,低着头不敢抬起来,会议室里大家本来就因为他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几乎人人有份的操作而紧张不已,这下气氛更加紧张了,连空气都弥漫着焦灼。
陈叶跟感觉不到似的,一边提问一边讲解,PPT一张张翻过去,前面的内容大家在学校上课上到这个章节时基本都看过,但最后几张PPT的内容却是陈叶独有的。
先是他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进修时拍的一些照片,有的是实验室,有的是病房,也有他和老师、同事们的合影,接着就是国外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国际上对这个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因为他不再继续提问,会议室里的气氛终于慢慢放松下来。
课程结束,他看着面前这群年轻人,他们中有些人以后会去到各基层医院,有的人会继续深造,也有的人会离开这个行业。
他看着他们,语气平缓而郑重:“不知道各位同学有没有查过我们科的出院病历,从十月份到现在,我们科收入的最年轻的脑出血患者,是一名仅仅27岁的女性,她是一名在某大型企业工作的职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