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排除每个员工接受训练的时间,让大家十六天,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工作,还不一定能达到温经理这个效果。”
“为什么?因为温经理不可能靠她一个人去制作所有的剧集,我们需要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人用的语音指令是不一样的,所以效果永远不可能统一。”
“那么最后的统筹谁来做?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所有的五十集内容监控到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马上电视剧交易节就要开了,错过了今年,就得等到明年,或者只有直接去寻找买家,都不现实。”
岑春言说的虽然不是特效的技术语言,但确实是制作中的实际问题。
姜总监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还是岑总明白!”
岑春言笑着说:“其实我明白温经理和萧总的意思,也很钦佩你们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手工生产小范围可行,但是在大工业时代,手工生产已经成为落后生产力的象征。”
“我们都知道,对质量的追求是有一个度的,超过了这个度,不仅会影响效率,而且会让成本成倍增加,也就是边际效益递减,所以我们需要取舍。因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大家只能在不断追求完美但永远达不到之间继续探索成长。——萧总,姜总监,温经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比如古代的时候,一个秀娘精心刺绣,可以花一个月或者一年的功夫做一件精致的衣服。那质量自然是杠杠的。”
“可是现在是大工业时代,用机器一天能做成千上万件衣服,质量也还不错,虽然比不上绣娘的手工制作,可也差不到哪里去。”
“现代企业越大挣钱越多,就是靠的这种规模效应。”
“我们作为特效制作公司,也应该拥抱大工业时代,而不是固步自封,一叶障目。”
她把话说得很婉转,也很符合现代商业生活人们的基本认知。
姜总监情不自禁赞好。
萧裔远却皱起眉头。
他是想反驳的,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说比较好。
毕竟他现在的位置,既是管理员,也是技术人员,正处于艰难抉择当中。
温一诺眨了眨眼,也知道靠她一个人肯定不行。
岑春言的这个比喻比较有说服力,可温一诺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她抿了抿唇,拿起会议桌上的矿泉水瓶,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让自己缓和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思考如何将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大规模生产制作联系起来。
岑春言见她不说话了,以为她已经被自己说服了,扭头对萧裔远说:“萧总,我们应该已经达成一致了,如果你没有进一步的意见,我们明天……”
温一诺心里一急,脑海里立刻灵感闪现,她扬声打断岑春言的话:“如果我有办法呢?如果我有办法,让质量和效率之间不矛盾呢?”岑春言微怔,下意识反驳说:“这不可能。质量和效率不管从哪个方面说,都是矛盾的。我们能做的,只能在质量和效率之间取得一个符合成本控制的平衡。一味追求质量,和一味追求效率一样,都不符合现代化大工业的基本准则。”
温一诺想好了主意,也不慌乱了,笑嘻嘻地说:“为什么要一味追求质量,或者一味追求效率,岑总你为什么要把质量和效率对立起来?你不能让质量和效率一起进步吗?”
“再说什么是现代化大工业准则?哪本教科书或者学术论文提到过这个概念?如果没有,那岑总是你说了算吗?”
“相反,我只知道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也可以引申为人类工业化的基本准则,因为没有生产力,就没有工业化的大发展。”
“同样,什么是生产力?——技术,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其他什么管理机制、成本控制、人力资源,都只是附在科学技术这个终极机制上的辅助而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