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广贵点头说道:“老大说得有道理,我听说你们阿辉叔比较喜欢吃大薯(这玩意拿来煲糖水味道一流,尤其是一煲就烂的那种,极品),正好咱家有一个将近二十斤重的大薯,拿去送给刚好合适,相信你们阿辉叔应该会喜欢的!”
卢五说道:“这个好,虽然村里不少人都种有大薯,但这大薯一般情况下能长到五六斤重就非常不错了。像咱家这个能长到将近二十斤的,那完全是个意外,是前两年漏挖了才能让它长得那么大个。”
柳广贵笑道:“我估计也有不少家会送大薯,不过咱家这个大薯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卢五说道:“那行,既然决定了,那我现在就把这大薯给小辉家送去!”
……
这年头,大家都不是傻子,连柳广贵一家都想着要送点什么年货给柳下辉家,其他村民自然也能想得到。
正如柳广贵所说的那样,有不少村民都知道柳下辉喜欢吃大薯,所以还真有几家给柳下辉家送去了大薯。
还有村民送去自己家养了几年的老母鸡,这个炖汤绝对是一流的。
还有的村民送去了自己做的酸菜、萝卜干、晒干的红薯线(加点花生红豆之类的煲糖水,味道绝佳。当然,选择的红薯必须是那种粉的,如果是‘生水’的红薯晒出来的红薯线,味道就要差上不少)、晒干的黄瓜皮、花生、黑豆、红豆、大豆等等。
送的都是村民自己做的或自己种的土特产,确实不值什么钱,但能被村民们拿来送给柳下辉家的,都是质量最好的,在外面就算有钱都难买得到的好东西。
于是,从腊月廿七下午柳元盛与江诗芸回到老家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结束,江诗芸不断的收到龙山队村民送来的‘年货’。
不仅仅是龙山村,其它队的村民也有很多送来了各种各样的‘年货’。
三天下来,江诗芸不得不专门用一个房间来存放这数量众多的‘年货’,虽然她们家根本就吃不完,但又没办法拒绝。
毕竟,平均下来每家送的也不多,但上百家加起来,数量就比较吓人了。
除了村民送来的以外,柳下辉的三个姑姑还有大舅公、二舅公、三舅公等亲戚,也都送来了数量不等的‘年货’。
如此多的‘年货’堆积在一起,让掌管这些东西的江诗芸头痛不已。
……
腊月廿九,晚上九点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